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授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
【原文】示众云。探竿在手。影草随身。有时铁裹绵团。有时锦包特石。以刚决柔则故是。逢强即弱事如何。
[解]:万松老人示众曰:探竿在手。影草随身。有时铁裹绵团。有时锦包特石。以刚决柔则故是。逢强即弱事如何。~〔上善若水,无住则活。〕
【原文】举。廓侍者问德山。从上诸圣向什么处去也(在你鼻孔里)山云。作么作么(迅雷不及掩耳)廓云。敕点飞龙马。跛鳖出头来(家富儿娇)山便休去(饶人不是痴)来日山浴出。廓过茶与山。山抚廓背一下(断送上竿头)廓云。这老汉方始瞥地(覆车同辙)山又休去(虎头虎尾一时收)。
[解]: 公案例举。廓侍者问德山。从上诸圣向什么处去也(在你鼻孔里)。~~〔无处者圣,有处者凡。无凡无圣处,即是诸佛住处。〕
山云。作么作么(迅雷不及掩耳)~〔问什么凡圣?〕
廓云。敕点飞龙马。跛鳖出头来(家富儿娇)~〔欲呼天龙,却显鳖头。〕
(注:离开了有无,凡圣,在哪里显示诸佛耶?!不二恰恰是对二说的!这一点,如果透不过,何谈参禅悟道呢?!)
山便休去(饶人不是痴)~〔若是执著于有无,凡圣的话,自可歇了!〕
来日山浴出。廓过茶与山。山抚廓背一下(断送上竿头)~〔礼上往来,缘起本然。〕
廓云。这老汉方始瞥地(覆车同辙)~〔汝刚刚亲证到“刹那”之屏幕。〕
山又休去(虎头虎尾一时收)。~~〔净根勿立!立即为缚。以无住本立一切法!歇也!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德山寻常。敲风打雨。呵佛骂祖。这僧过犯弥天。为甚却放过。殊不知。扑牛不用索。杀人不用刀。几曾放过来。老黄龙道。德山持聋作哑。虽然暗得便宜。廓公掩耳偷铃。争奈傍观者丑。万松道。岂止偷铃。如九重渊底。骊龙颔下。抉珠正值龙睡。若觉时必为齑粉。大沩喆云。若不登龙门。焉知沧海宽。直饶浪击千寻。争奈龙王不顾。万松道。纤鳞片甲不足为怪。佛果道。德山直是恶手脚。见这僧不是受钻锤底人。所以便休去。万松道。古人遇物临机。各有方便。山谓岩头曰。尔已后向老僧头上屙去在。岩头后来。果谓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。古人抑扬纵夺。岂得失胜负可拘。黄龙大沩只举大纲。更看。天童颂出深细。
[解]:古禅师曰:德山寻常。敲风打雨。呵佛骂祖。这僧过犯弥天。为甚却放过。〔过在何处?〕殊不知。扑牛不用索。杀人不用刀。几曾放过来。〔缘熟自灭〕老黄龙道。德山持聋作哑。虽然暗得便宜。廓公掩耳偷铃。争奈傍观者丑。〔对弈二者皆好手,旁观一路过客迷。〕万松道。岂止偷铃。如九重渊底。骊龙颔下。抉珠正值龙睡。若觉时必为齑粉。〔龙睡亦不堕落〕大沩喆云。若不登龙门。焉知沧海宽。直饶浪击千寻。争奈龙王不顾。〔龙眼不见波淘湧,只缘游戏在苍芎。〕万松道。纤鳞片甲不足为怪。〔虽未得无漏境界,亦是先佛经中所说。〕佛果道。德山直是恶手脚。见这僧不是受钻锤底人。所以便休去。〔非也!二个高手,旁观者未识。〕万松道。古人遇物临机。各有方便。〔角度不同的显现〕山谓岩头曰。尔已后向老僧头上屙去在。岩头后来。果谓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。〔未后无实句!汝可会耶?〕古人抑扬纵夺。岂得失胜负可拘。〔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。〕黄龙大沩只举大纲。更看。天童颂出深细。〔罗卜白菜各有所爱〕
【原文】颂云。
觌面来时作者知(昧者不觉)
可中石火电光迟(已过新罗)
输机谋主有深意(埋兵掉斗)
欺敌兵家无远思(深入虏庭)
发必中(惯得其便)
更谩谁(并赃捉获)
脑后见腮兮。人难触犯(曾经蛇咬)
眉底著眼兮。渠得便宜(佯打不知)
可中石火电光迟(已过新罗)
输机谋主有深意(埋兵掉斗)
欺敌兵家无远思(深入虏庭)
发必中(惯得其便)
更谩谁(并赃捉获)
脑后见腮兮。人难触犯(曾经蛇咬)
眉底著眼兮。渠得便宜(佯打不知)
[解]:天童颂曰:
觌面来时作者知(昧者不觉)~〔缘起即是作者。清净意根之屏幕上,只有作者知。知之一字,众妙之门。〕
可中石火电光迟(已过新罗)~〔屏幕上的电光,石火,风雨,雷电,无一不是迟到者。〕
输机谋主有深意(埋兵掉斗)~〔众缘之谋,深藏已久,只待异熟也。〕
欺敌兵家无远思(深入虏庭)~〔世智辩聪宜生惑〕
发必中(惯得其便)更谩谁(并赃捉获)~〔打哪指哪!无人可谩!〕
脑后见腮兮。人难触犯(曾经蛇咬)~〔无界者,何人可犯?!〕
眉底著眼兮。渠得便宜(佯打不知)~~〔顺其自然,轨则彰显。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从上诸圣。向什么处去也。大似当面蹉过。德山道。作么作么。德山影草藏身。拈出曜眼镜。昔七贤女游尸多林。一女云。尸在这里。人在什么处。一女云。作么作么。诸女相顾悉皆悟道。感得天帝散花供养。德山用此一机。借路经过。决不得恁么会。所以道。可中石火电光迟。德山岂不知侍者放伊不过。下媒求鸽。著本图利。果然出他彀中不得。忽有人问万松甚么处去也。拦腮掌云。在这里。直教飞龙跛鳖缩项攒蹄。侍者德山亡锋结舌。还识德山老汉么。少年曾决龙蛇阵。潦倒还听稚子歌。
[解]:万松老人开示曰:从上诸圣。向什么处去也。大似当面蹉过。〔此语一出,当面蹉过。〕德山道。作么作么。〔你要发疯吗?!〕德山影草藏身。拈出曜眼镜。〔影射此乃伪命题〕昔七贤女游尸多林。一女云。尸在这里。人在什么处。〔人去尸存〕一女云。作么作么。〔原来出处在这里〕诸女相顾悉皆悟道。〔刹那刹那〕感得天帝散花供养。德山用此一机。借路经过。决不得恁么会。所以道。可中石火电光迟。〔此句最重要,阿陀那识甚深细,一切种子入瀑流。〕德山岂不知侍者放伊不过。下媒求鸽。〔下嫁郎君〕著本图利。果然出他彀中不得。〔围城已就〕忽有人问万松甚么处去也。拦腮掌云。在这里。〔正是!正是!〕直教飞龙跛鳖缩项攒蹄。〔觅就是迷〕侍者德山亡锋结舌。〔哑巴吃黄连〕还识德山老汉么。少年曾决龙蛇阵。潦倒还听稚子歌。〔人虽一个,二番境界。〕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14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《 回 向 偈 》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三则<临际瞎驴>
下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五则<仰山插锹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