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辩精华《唯识无境到底是什么意思》?
 










 
 


 无极
今晚八点讨论一下【唯识无境到底是什么意思?】

西蜀净然:
大家注意!<经>文中屡屡出现【唯识】二字,很少出现〔无境〕二字。
更不存在【唯识无境】这个固定词组。

无极:
就如~禅。般若。唯识。 师兄说的,先证境空,再证识空,分别去证,这是不可能的事,法义上根本不通。

西蜀·净然:
  根据当前网上的文献资料,我们所查到的【始作俑者】是古印度的十大论师之一,护法论师,为了针对同一时期的清辩论的【唯境无识】,从而提出来自已〔个人观点〕主张:〔唯识无境〕。

  但这个所谓的【唯识无境】,即使是在当时,也并不能够代表【唯识宗理论】,历史上,没有人册封过护法论师,【代表了】整体唯识宗理论。。。。况且,这个理论,本身就是【很不成熟】的一个〔个体心得〕式的观点,严格讲:与清辩论师的【唯境无识】一样,同为边见。本身就是不究竟的。。。。后人,无聊至极!拿来作为三转法轮的【标志】,高推圣境,误导后学。误人子弟于千百年之久。

如今,时代不同了。我们有责任与义务,彻底的澄清之。

西蜀·净然:
唯境无识_百度百科
  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,极微常实,立唯境无识(今所谓唯物论)之义,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,于俗谛中立唯境无识之义,以与护法论师之唯识无境对立。盖内识有境有心,心必托境而起故也。义林章一末曰:‘或顺世外道及清辩等。成立境唯。为简于彼言识之唯。’

  唯识宗十大论师之一的护法论师主张“唯识无境”说,谓一切诸法皆唯心所现,唯有内在心识是实,而外在之境是假;对此,印度中观派空宗清辨论师则认为,于真谛中,心、境共为真空;于俗谛中,则立“唯境无识”之说,即物质世界与心识并存,因内识有境有心,心必依境而起。另亦指顺世外道(印度唯物论的学派)所主张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之极微为常为实,四大极微之外,无有他物。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卷一载︰“顺世外道及清辨等成立唯境无识,为简于彼言识之唯。”

禅:
自心取自心,不就是没有外境的意思吗?
那你拿什么来说你解脱或者没解脱呢?

西蜀·净然:
@禅。般若。唯识。 你就是【自心取自心】者,但它不代表释迦本怀。

禅:
@西蜀·净然 自心取自心,这不是佛经里面说过的吗?好奇怪你们

西蜀·净然:
@禅  但不是【唯识无境】。

禅:
除了自心,还有别的什么吗?
唯识无境的产生,本身就是针对唯境无识的。

西蜀·净然:
这就象是:唯心主义的产生,是针对唯物主义一样。 
二者,皆为【边见】,不可取,应远离。
真正的释迦牟尼法义是:唯境与唯识,二者一如,不二法门。


 

 
 







 
栖石精舍 -《西蜀·净然》
 2023.12.17

上一篇:《砖头瓦粒是不是佛》~法辩系列之一

下一篇:《唯识与唯识无境的区别是什么》?

Copyright © 2022© 西蜀法义研究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3626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