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授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
【原文】示众云。开口不得时。无舌人解语。抬脚不起处。无足人解行。若也落他彀中。死在句下。岂有自由分。四山相逼时。如何透脱。
[解]:老人示众曰:开口不得时。无舌人解语。〔性离言语〕抬脚不起处。无足人解行。〔不许夜行,投明即到。〕若也落他彀中。死在句下。岂有自由分。〔法即佛,本无缚脱。〕四山相逼时。如何透脱。〔多此一举〕
【原文】举。僧问马大师。离四句绝百非。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(若识这僧问头省人多少心力)大师云。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(已有舡中月)问取智藏去(更添帆上风)僧问藏(却受人处分)藏云。何不问和尚(好本多同)僧云和尚教来问(可晒灵利)藏云。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。问取海兄去(我不可作马师弟子不得也)僧问海(苦瓠连根苦)海云。我到这里。却不会(甜瓜彻蒂甜)僧举似大师(索取草鞋钱)大师云。藏头白。海头黑(更参三十年)。
[解]: 公案例举。
僧问马大师。离四句绝百非。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(若识这僧问头省人多少心力)。~〔真谛离言〕
大师云。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(已有舡中月)问取智藏去(更添帆上风)。~~〔这问题太累人!我说不得,你去看看智藏说得否?〕
僧问藏(却受人处分)。~~〔外求何真?〕
藏云。何不问和尚(好本多同)。~~〔这种问题,非和尚不能答!〕
僧云和尚教来问(可晒灵利)。~~〔和尚让问你〕
藏云。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。问取海兄去(我不可作马师弟子不得也)。~~〔这问题太让人头疼了!你去问问海师兄吧!〕
僧问海(苦瓠连根苦)。~~〔有求必苦〕
海云。我到这里。却不会(甜瓜彻蒂甜)。~~〔我在这里,也是【苦】于不得出入!〕
僧举似大师(索取草鞋钱)。~~〔鞋跑烂了,钱得你付!解铃不须系铃人!〕
大师云。藏头白。海头黑(更参三十年)。~~〔黑白两道,日月星辰,哪个不是离四句,绝百非啊!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六祖谓让和尚曰。西天二十七祖谶。汝足下出一马驹。踏杀天下人。病在汝心。不须速说。后磨砖打牛。神驹入厩。号为马祖。牛行虎视。引舌过鼻。足下有轮文。法嗣一百三十九人。各为一方法主。智藏海兄乃西堂百丈也。看来这僧。也是个学佛法人。将四句百非。勘当教外别传宗旨。摄大乘论说。有是增益谤。无是损减谤。亦有亦无相违谤。非有非无戏论谤。四句若离。百非自绝。黄檗道。欲要直捷会。一切总不是。万松道。端的委细会。一切无不是。翻覆看来。不离四句。不绝百非。西来祖意。于何不明。龙树大师道。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。却道。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。这僧道。离四句绝百非。请师直指西来意。诸方谓之锁口问。马祖不忙只道。我今日劳倦。不能为汝说。问取智藏去。惜得自己眉毛。穿却那僧鼻孔。那僧不免被他驱使。真个去问。智藏亦不谋而合道。何不问和尚。这僧不开眉眼。道和尚教来问。藏云。我今日头痛。不能为汝说。问取海兄去。可谓非父不生其子也。僧问海。海云。我到这里却不会。将谓侯白更有侯黑。这僧虽无血性。却有首尾。还来举似马祖。祖云。藏头白海头黑。这句疑杀天下人。东林照觉颂云。百非四句绝无言。黑白分明定正偏。万松道。暮四朝三。妄生喜怒。一日三人与南泉玩月。次祖云。正当恁么时如何。丈云。正好修行。藏云。正好供养。南泉拂袖便行。祖云。经入藏禅归海。唯有普愿。独超物外。这里却宜缁素分明。万松道。藏头白海头黑。鸭头绿鹤头赤。十影神驹立海南。五色祥麟步天北。诸方且莫假狐灵。天童自有真消息。
[解]:禅师开示曰:当年,六祖谓让和尚曰。西天二十七祖谶。汝足下出一马驹。踏杀天下人。病在汝心。不须速说。后磨砖打牛。神驹入厩。号为马祖。牛行虎视。引舌过鼻。足下有轮文。法嗣一百三十九人。各为一方法主。智藏海兄乃西堂百丈也。看来这僧。也是个学佛法人。将四句百非。勘当教外别传宗旨。〔离四句,绝百非,恰是真谛无言!又所谓的教外别传,可悟不可言!〕
摄大乘论说。有是增益谤。无是损减谤。亦有亦无相违谤。非有非无戏论谤。四句若离。百非自绝。〔有无增减皆如幻,执著即边是为谤。若离四句绝百非,本觉自性如來藏。〕
黄檗道。欲要直捷会。一切总不是。〔不是更为偏!〕万松道。端的委细会。一切无不是。〔又来一个【不是】的!是亦何妨?!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何来是不是?!〕
翻覆看来。不离四句。不绝百非。西来祖意。于何不明。〔善哉!万松也!一松不少,一松莫执!此乃觉者言!〕
龙树大师道。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。〔离四句也!〕却道。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。〔一个都不少!〕
这僧道。离四句绝百非。请师直指西来意。诸方谓之锁口问。〔无言以答〕
马祖不忙只道。我今日劳倦。不能为汝说。问取智藏去。惜得自己眉毛。穿却那僧鼻孔。〔僧被马大师牵着走〕那僧不免被他驱使。真个去问。智藏亦不谋而合道。何不问和尚。这僧不开眉眼。道和尚教来问。藏云。我今日头痛。不能为汝说。问取海兄去。可谓非父不生其子也。〔虎穴无犬子〕僧问海。海云。我到这里却不会。将谓侯白更有侯黑。〔一个更比一个深〕这僧虽无血性。却有首尾。还来举似马祖。〔他人皆离句,看你咋是非?!〕
祖云。藏头白海头黑。这句疑杀天下人。〔不二是对二说的〕东林照觉颂云。百非四句绝无言。黑白分明定正偏。〔无黑白何以明不二,绝是非何以言辩证?!因其有二,所以不二!〕万松道。暮四朝三。妄生喜怒。〔朝三暮四,喜怒妄生!〕一日三人与南泉玩月。次祖云。正当恁么时如何。丈云。正好修行。藏云。正好供养。南泉拂袖便行。祖云。经入藏禅归海。唯有普愿。独超物外。这里却宜缁素分明。〔三人见谛分明,只有南泉独立禅行!〕万松道。藏头白海头黑。鸭头绿鹤头赤。十影神驹立海南。五色祥麟步天北。诸方且莫假狐灵。天童自有真消息。〔行脚诸方禅和子,切勿无明是非情。〕
祖云。藏头白海头黑。这句疑杀天下人。〔不二是对二说的〕东林照觉颂云。百非四句绝无言。黑白分明定正偏。〔无黑白何以明不二,绝是非何以言辩证?!因其有二,所以不二!〕万松道。暮四朝三。妄生喜怒。〔朝三暮四,喜怒妄生!〕一日三人与南泉玩月。次祖云。正当恁么时如何。丈云。正好修行。藏云。正好供养。南泉拂袖便行。祖云。经入藏禅归海。唯有普愿。独超物外。这里却宜缁素分明。〔三人见谛分明,只有南泉独立禅行!〕万松道。藏头白海头黑。鸭头绿鹤头赤。十影神驹立海南。五色祥麟步天北。诸方且莫假狐灵。天童自有真消息。〔行脚诸方禅和子,切勿无明是非情。〕
【原文】颂云。
药之作病(胡人饮乳返怪良医)
鉴乎前圣(师多脉乱)
病之作医(以药下药以毒去毒)
必也其谁(莫是天童么)
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(一窑烧就)
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(更使沩山笑转新)
堂堂坐断舌头路(一死不再活)
应笑毗耶老古锥(只得一橛)
鉴乎前圣(师多脉乱)
病之作医(以药下药以毒去毒)
必也其谁(莫是天童么)
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(一窑烧就)
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(更使沩山笑转新)
堂堂坐断舌头路(一死不再活)
应笑毗耶老古锥(只得一橛)
[解]:天童禅师颂古曰:
药之作病(胡人饮乳返怪良医)~病多反作病〔一针见血〕
鉴乎前圣(师多脉乱)~根净鉴前贤〔圣因多乱〕
病之作医(以药下药以毒去毒)~病久成良医〔一朝分娩〕
必也其谁(莫是天童么)~原来本具〔神一貌异〕
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(一窑烧就)~黑白两道,一窑成就〔双胞胎〕
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(更使沩山笑转新)~有句无句,缘随巨细〔无碍乾坤〕
堂堂坐断舌头路(一死不再活)~路路堂堂,舌头未涉〔颠倒无妨〕
应笑毗耶老古锥(只得一橛)~~古锥今验,如如一鉴〔先佛所说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四句为四谤。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。四句为四门。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。万松昔年在大明作书记。时潭柘亨和尚过大明。昏夜扣门告侍者。烧香结缘。潭柘便放相见。万松请益如何是活句。如何是死句。柘云。书记若会死句。也是活句。若不会活句。也是死句。当时自念。老作家手段终别。今日看这僧问。碇碇要离四句百非之外别指出祖意。三个老汉头脑相似。若便作离四句绝百非会好。与这僧一坑埋却。后来天童。颂仰山梦中白槌道。离四句绝百非。马师父子病休医。万松道。是何心行。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。周易蒙卦。九二子克家。能荷家业也。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。万松道。只有湛水之波。且无滔天之浪。堂堂坐断舌头路。应笑毗耶老古锥。梵语毗耶离。译云广严。维摩所居城名。文殊问不二法门。维摩默然。这僧问马师父子。葛藤遍地。且道。那里是应笑处。但能莫触当今讳。也胜前朝断舌才。
[解]:万松老人开示曰:四句为四谤。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。〔看那个四壁无碍,大火不惧者。〕四句为四门。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。〔前后互补〕万松昔年在大明作书记。时潭柘亨和尚过大明。昏夜扣门告侍者。烧香结缘。潭柘便放相见。万松请益如何是活句。如何是死句。〔轨则活,颠倒死。生死不二无活计。〕柘云。书记若会死句。也是活句。若不会活句。也是死句。〔杀活在手,焉可他觅?!〕当时自念。老作家手段终别。〔若觉者,出语便知。〕今日看这僧问。碇碇要离四句百非之外别指出祖意。〔二分说法,不悟已定。〕三个老汉头脑相似。若便作离四句绝百非会好。与这僧一坑埋却。〔人死后,四句即无,百非又断。然与觉性,毫无交涉。〕后来天童。颂仰山梦中白槌道。离四句绝百非。〔朗朗乾坤〕马师父子病休医。〔久病成医〕万松道。是何心行。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。〔分则相克,契则一如。〕周易蒙卦。九二子克家。能荷家业也。〔好家业,不拒四方上下。〕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。〔桥流水不流。千古几人知?!〕万松道。只有湛水之波。且无滔天之浪。堂堂坐断舌头路。应笑毗耶老古锥。〔湛水滔天一镜悬〕梵语毗耶离。译云广严。〔镜圆广严,如如一鉴。〕维摩所居城名。文殊问不二法门。维摩默然。〔默然不碍尘沙语,一目那堪半月寒。栖湖秋水夕阳举,落眼方得净根圆。〕这僧问马师父子。葛藤遍地。〔问则离道〕且道。那里是应笑处。但能莫触当今讳。也胜前朝断舌才。〔古今无路,步步无住。打哪指哪,何劳呵护?!〕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04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《 回 向 偈 》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五则《清源米价》
下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七则《药山升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