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授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
【原文】示众云。记个元字脚。在心入地狱如箭射。一点野狐涎。咽下三十年。吐不出。不是西天令严。只为呆郎业重。曾有误犯者么。
[解]:万松老人示众曰:记个元字脚。在心入地狱如箭射。〔执生则邪,远离轨则。〕
一点野狐涎。咽下三十年。吐不出。不是西天令严。只为呆郎业重。〔今日之影,皆是昨日之业的异熟显现。〕
曾有误犯者么。〔还有不识货的么?〕
【原文】举。百丈上堂。常有一老人。听法随众散去。(闹中取静)一日不去(从来疑著这汉)丈乃问立者何人(事不解交客来须待)老人云。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。曾住此山(元是当家人)有学人问。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(但行好事莫问前程)对他道不落因果(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)堕野狐身五百生(尔道不落因果)今请和尚代一转语(著甚来由)丈云。不昧因果(一坑埋却)老人于言下大悟(狐涎犹在)。
[解]:公案例举。
百丈上堂。常有一老人。听法随众散去。(闹中取静)。〔缘聚缘散,业力使然。〕
一日不去(从来疑著这汉)。〔果报异熟也〕
丈乃问立者何人(事不解交客来须待)。〔汝是哪个因缘?〕
老人云。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。曾住此山(元是当家人)。〔虽处此山,但无觉性。〕
有学人问。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(但行好事莫问前程)。〔修行虽大,因果未识。〕
对他道不落因果(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)。〔凡有为者,必落因果。〕
堕野狐身五百生(尔道不落因果)。〔恰是因果〕
今请和尚代一转语(著甚来由)。〔语义上扬,形而升华。当下立判也。〕
丈云。不昧因果(一坑埋却)。〔因果不爽,不可糊涂。〕
老人于言下大悟(狐涎犹在)。〔老人顿悟前缘,当下于形而下,升华为形而上。迥出三界,摆脱畜牲之道。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每至升座。常有一老人。听法迦叶佛时曾住此山。错对学人一转语。至今堕野狐身。良由自己倚墙贴壁。送人堕坑落堑。见大智有抽钉拔楔手段。便舍已从他。请大智代一转语。大智施无畏辩。轻轻拨转道。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。据实而论。不落因果是拨无断见。不昧因果。是随流得妙。稍解教乘者。举著便见。要且虽脱毛衣。犹披鳞甲。不见道圆禅师。在南禅师会中。闻二僧举此话。一僧曰。只如不昧因果。也未脱得野狐身。一僧应声曰。便是不落因果。亦何曾堕野狐身耶。师悚然异其语。急上黄檗积翠庵头。过涧忽大悟。见南公叙其事。未终涕交颐。南公令就侍者榻热寐。忽起作偈曰。不落不昧。僧俗本无忌讳。丈夫气宇如王。争受囊藏被盖。一条楖栗任纵横。野狐跳入金毛队。南公大笑。恁么看来。当初见道今请和尚代一转语。只乐道不落因果。免使初心堕在解阱。百丈至晚。上堂举前因缘。黄檗便问。古人错答一转语。堕五百生野狐身。转转不错。合作甚么。丈云。近前。与尔道。檗近前与丈一掌。丈拍手笑云。将谓狐须赤。更有赤须狐仰山道。百丈得大机。黄檗得大用。名不虚得。沩山举问仰山。黄檗常用此机。为复天生得。从人得。仰云。亦是禀受师承。亦是自性宗通。沩云。如是如是。看他百丈父子。游行无畏。如师子王。岂向野狐窠里作活计。万松已是尾骨弥露。更放天童弄爪牙。看。
[解]:禅师开示曰: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每至升座。常有一老人前來听法。自称是迦叶佛时曾住此山。只因错对学人一句转语。落得至今堕野狐身。〔可见言谈不离业力〕良由自己倚墙贴壁。送人堕坑落堑。见大智有抽钉拔楔手段。便舍已从他。请大智代一转语。〔见百丈是个觉者,请求百丈我自己下一句【形而上】之转语,从此了脱[形而下]之野狐身。〕大智施无畏辩。〔辩才无碍,迥脱根尘。〕轻轻一句向上【形而上】之语义,当下拨转了[形而下]之蓄牲之道。语之曰:【不昧因果】。老人闻之,言下大悟。〔原来见性不在相上。著相必堕,离相升华。当体立脱。〕据实而论。不落因果是拨无断见。不昧因果。是随流得妙。稍解教乘者。举著便见。〔关键不在相与不相上,恰恰在于你见与不见上。性者为鉴,相者为见。七识如染,只鉴不择。〕要且虽脱毛衣。犹披鳞甲。〔若不知鉴,只唯一见,上下五百世,难脱野狐身。若通一鉴,当下立判,形而上升华,迥脱于三界。〕不见道圆禅师。在南禅师会中。闻二僧举此话。一僧曰。只如不昧因果。也未脱得野狐身。〔于身离相者觉〕一僧应声曰。便是不落因果。〔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〕亦何曾堕野狐身耶。〔不昧何言:落与不落耶?!〕师悚然异其语。急上黄檗积翠庵头。过涧忽大悟。〔涧水清如鉴〕见南公叙其事。未终涕交颐。〔感应道交〕南公令就侍者榻热寐。忽起作偈曰。不落不昧。〔不落之鉴,就是不昧之果。〕僧俗本无忌讳。丈夫气宇如王。争受囊藏被盖。一条楖栗任纵横。野狐跳入金毛队。〔二者一如,不二法门。〕南公大笑。恁么看来。当初见道今请和尚代一转语。只乐道不落因果。免使初心堕在解阱。〔不落是性,何以相见?!不昧是相,应于性脱!〕百丈至晚。上堂举前因缘。黄檗便问。古人错答一转语。堕五百生野狐身。转转不错。合作甚么。〔如果转转之间,皆符合轨则之【旋】的话,又将是什么情景呢?!〕丈云。近前。与尔道。〔谛听!我来告诉你!〕檗近前与丈一掌。〔先声夺人!有告即不是了!〕丈拍手笑云。将谓狐须赤。更有赤须狐。〔山外有山〕仰山道。百丈得大机。黄檗得大用。〔性相一如,一得一失。〕名不虚得。沩山举问仰山。黄檗常用此机。为复天生得。从人得。〔此智是根本智?还是后得智?〕仰云。亦是禀受师承。亦是自性宗通。〔根与识不二法门〕沩云。如是如是。〔正是!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。〕看他百丈父子。游行无畏。如师子王。岂向野狐窠里作活计。〔真觉者,无碍!〕万松已是尾骨弥露。更放天童弄爪牙。〔尾巴加住好做人,恰是升华好时节。〕看。〔出三界〕
【原文】颂云。
一尺水。一丈波(幸自河清海晏)
五百生前不奈何(早知今日事。悔不慎当初)
不落不昧商量也(顽涎不断)
依前撞入葛藤窠(缠腰缴脚)
阿呵呵(堪笑堪悲)
会也么(按牛头吃草)
若是尔洒洒落落(如虫御木)
不妨我哆哆和和(偶尔成文)
神歌社舞自成曲(拍拍是令)
拍手其间唱哩啰(细末将来)
五百生前不奈何(早知今日事。悔不慎当初)
不落不昧商量也(顽涎不断)
依前撞入葛藤窠(缠腰缴脚)
阿呵呵(堪笑堪悲)
会也么(按牛头吃草)
若是尔洒洒落落(如虫御木)
不妨我哆哆和和(偶尔成文)
神歌社舞自成曲(拍拍是令)
拍手其间唱哩啰(细末将来)
[解]:天童颂曰:
一尺水。一丈波(幸自河清海晏) ~~方寸之屏,广施宇宙。
五百生前不奈何(早知今日事。悔不慎当初) ~~~异熟无为,何罪之有?!
不落不昧商量也(顽涎不断) ~~何必商量?!〔谁与汝来商量〕
依前撞入葛藤窠(缠腰缴脚) ~~〔色不异空〕
阿呵呵(堪笑堪悲) ~~笑在最后,才是真笑!
会也么(按牛头吃草) ~~牛吃草,狗吃屎!〔哪个不会?!〕
若是尔洒洒落落(如虫御木) ~~随缘自在,何必奢求?!
不妨我哆哆和和(偶尔成文) ~~恰是啰嗦。
神歌社舞自成曲(拍拍是令) ~~春种秋收自芬芳。
拍手其间唱哩啰(细末将来)~~~风起荡湖波。
【原文】师云。立修证分因果。一尺水一丈波。堕在五百生野狐精魅。积翠庵下二僧纵有逸群之辩。点检将来。未免撞入葛藤窠里。天童此句有两字未稳。何不道依前撞入野狐窠。阿呵呵。此颂明百丈悟处。露自己胸襟道会也么。但问天童会也未。若是尔洒洒落落。不妨我哆哆和和。幸有一阴地。何劳不为人。哆哆和和。婴儿言语不真貌。又法华释签云。多跢学行之相。嘙和习语之声。涅盘经有病行婴儿行。有本云婆婆和和。石室善道禅师云。涅盘十六行中。婴儿行为最。哆哆和和时。喻学道人离分别取舍心。与下神歌社舞。皆一意也。且道。是何曲调。万籁有心闻不得。孤岩无耳却知音。
[解]:万松老人开示曰:立修证分因果。一尺水一丈波。〔人为祸福〕堕在五百生野狐精魅。〔结果如因〕积翠庵下二僧纵有逸群之辩。点检将来。未免撞入葛藤窠里。〔粘着即滞〕天童此句有两字未稳。何不道依前撞入野狐窠。阿呵呵。〔哈哈之镜,丑人耳目。〕此颂明百丈悟处。露自己胸襟道会也么。但问天童会也未。〔不会者,瞎问!〕若是尔洒洒落落。不妨我哆哆和和。幸有一阴地。何劳不为人。哆哆和和。婴儿言语不真貌。〔七日赤子恰天真〕又法华释签云。多跢学行之相。嘙和习语之声。〔鹦鹉学舌〕涅盘经有病行婴儿行。〔婴儿非病,无明缘行。〕有本云婆婆和和。石室善道禅师云。涅盘十六行中。婴儿行为最。哆哆和和时。〔赤子喃喃,无碍哆和。质在无分别,最在非取舍。〕喻学道人离分别取舍心。与下神歌社舞。皆一意也。〔不二乃对二说也!〕且道。是何曲调。万籁有心闻不得。〔孤芳自赏〕孤岩无耳却知音。〔大音希声〕
正所谓:
万赖有心闻不得。
孤岩无耳却知音。
江河汹涌无声曲。
星辰寂静润人心。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06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《 回 向 偈 》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七则《药山升座》
下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九则《南泉斩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