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授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
【原文】示众云。才士笔耕。辩士舌耕。我衲僧家。慵看露地白牛。不顾无根瑞草。如何度日。
[解]:老人示众曰:才士笔耕。辩士舌耕。我衲僧家。慵看露地白牛。不顾无根瑞草。〔唯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。〕如何度日。〔放旷随缘〕
【原文】举。地藏问修山主。甚处来(道不知来处得么)修云。南方来(好与下载)藏云。南方近日佛法如何(行说好话)修云。商量浩浩地(低声)藏云。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(少卖弄)修云。争奈三界何(犹有这个在)藏云。尔唤甚么作三界(南方犹可北方更晒)。
[解]: 公案例举。地藏问修山主。甚处来(道不知来处得么)。~~从哪里来啊?〔喻指生缘〕
修云。南方来(好与下载)。~~南方即是〔生缘〕。
藏云。南方近日佛法如何(行说好话)。~~既然缘起,那么,法义如何?
修云。商量浩浩地(低声)。~~浩浩荡荡的商量〔嘴上功夫〕。
藏云。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(少卖弄)。~~怎么比得上我这里种田吃饭〔平平淡淡〕呢?
修云。争奈三界何(犹有这个在)。~~如此平淡岂能出三界呢?
藏云。尔唤甚么作三界(南方犹可北方更晒)。~~你讲一讲三界〔概念关〕是什么?
(注:正信之禅师,早已知【概念关】之重要性了!
后人愚痴,不懂装懂,滥言三界之内外,二分说法,妄断三界之外,另有一个〔出三界〕在。可悲可叹!)
【原文】师云。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。漳州牧王公。于闽城西石山。建地藏院。请师住。逾纪迁漳州罗汉。故师又名地藏。修山主。法眼。悟空。进山主。结友之湖外。至漳州阻雨雪。溪涨。寓城西地藏院。围炉视地藏。若无人。藏欲验之亦附火。乃曰。有事相借问得否。修曰。有事请问。藏曰。山河大地与诸尚座。是同是别。修曰。是别。藏竖两指。修急曰。是同是同。藏亦竖两指起去。法眼曰。院主竖两指其意如何。修曰。乱与。眼曰。不得粗心欺他。修曰。鼠口岂有象牙。次日辞行。前至宿处。眼曰。兄辈前去。吾依地藏。或有长处。无则复来相寻。眼既久参。修等三人亦至地藏。遂问。南方佛法近日如何。当时只好。道与此方常日一般。却云商量浩浩地。自领出头也不知。藏云。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。当时便好。道恁么则非但南方也。更道争奈三界何。带累他南方禅客。俗气也不除。藏为慈悲之故。有落草之谈。道尔唤甚么作三界。不如只道个老僧种田事忙。免得天童一状领过。
[解]:古禅师曰: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。漳州牧王公。于闽城西石山。建地藏院。请师住。逾纪迁漳州罗汉。故师又名地藏。修山主。法眼。悟空。进山主。结友之湖外。至漳州阻雨雪。溪涨。寓城西地藏院。围炉视地藏。若无人。〔禅者行脚,目中无人。一等者,气宇轩昂,超然物外。二等者,自以为是,目光短浅。三等者,油嘴滑舌,形神傲慢。〕藏欲验之亦附火。乃曰。有事相借问得否。〔可以问个问题吗?〕修曰。有事请问。〔请!〕藏曰。山河大地与诸尚座。是同是别。〔汝与山河是一?是二?〕修曰。是别。〔不同,是二。〕藏竖两指。〔二指同类吗?〕修急曰。是同是同。〔非也!是同类!〕藏亦竖两指起去。〔不二是对二说的啊!〕法眼曰。院主竖两指其意如何。〔为什么是二?〕修曰。乱与。〔旋也!〕眼曰。不得粗心欺他。〔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呢?〕修曰。鼠口岂有象牙。〔相上不同〕次日辞行。前至宿处。眼曰。兄辈前去。吾依地藏。或有长处。无则复来相寻。〔你先走,我留下看看。也许真是一个明眼人。〕眼既久参。修等三人亦至地藏。遂问。南方佛法近日如何。当时只好。道与此方常日一般。〔此方平常之道与南方之道,无二无别。〕却云商量浩浩地。自领出头也不知。〔只见商量浩浩,不见法理昭彰。〕藏云。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。当时便好。道恁么则非但南方也。〔你这里穿衣吃饭之道,何异于南方商量浩浩之道耶?〕更道争奈三界何。带累他南方禅客。俗气也不除。〔误会了南方浩浩〕藏为慈悲之故。有落草之谈。道尔唤甚么作三界。不如只道个老僧种田事忙。免得天童一状领过。〔道亦不在忙不忙。同等冤状。〕
【原文】颂云。
宗说般般尽强为(今日不著便)
流传耳口便支离(众僧莫怪)
种田博饭家常事(不可别有)
不是饱参人不知(要知作么)
参饱明知无所求(更须请益天童一遍)
子房终不贵封侯(也是灵龟曳尾)
忘机归去同鱼鸟(随流得妙)
濯足沧浪烟木秋(受用不尽)
[解]:天童颂云。
宗说般般尽强为(今日不著便)~〔宗教一如,不二法门〕
流传耳口便支离(众僧莫怪)~〔缘起自纷繁〕
种田博饭家常事(不可别有)~〔道入平常事〕
不是饱参人不知(要知作么)~〔觉者自当知〕
参饱明知无所求(更须请益天童一遍)~〔知不再知,涅槃已迟〕
子房终不贵封侯(也是灵龟曳尾)~〔自由之子,不朝天子,不称臣〕
忘机归去同鱼鸟(随流得妙)~〔缘去缘随,我自昭昭〕
濯足沧浪烟木秋(受用不尽)~~〔悠悠潇洒一闲人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清凉道。宗通自修行。说通示未悟。本出楞伽经。佛告大慧。有二种通。宗通者。为缘自得胜进相。远离言说文字妄想。趣无漏界。缘自觉趣。光明辉发。是名宗通相。云何说通相。谓说九部种种教法。离异不异有无等相。以巧方便。如应说法。是名说通相。讲徒云。说通。宗不通。如日被云笼。宗通。说不通。如蛇入竹个。宗通。说亦通。如日处虚空。宗说俱不通。如犬吠茅丛。既分宗说。已是两岐。那堪禅分五派。教列三乘。个中一亦不立。皆强为也。何况出口入耳。请益拈颂。葛藤引蔓过新罗。巩县茶瓶汤不绝。非但南方商量浩浩地。若是道火不烧口底人。辩似悬河元无一字。种田博饭虽是家常。其奈不是饱参不知其趣。古人深山里。钁头边。折脚铛中。煮脱粟饭。富不过知足。一世不求人。贵不过清闲。何须印如斗。所以道。参饱明知无所求。子房终不贵封侯。史记汉六年封功臣。或谓张良未尝有战斗功。高帝曰。运筹帷幄之中。决胜千里之外。子房功也。使自择齐三万户。良曰。始臣下邳与上会留。此天以臣授陛下。用臣计而幸时中。臣愿封留足矣。不敢当三万户。此颂不必开堂演法敩南方也。离骚经渔父歌曰。沧浪之水清兮。可以濯我缨。沧浪之水浊兮。可以濯我足。此乃猿鹤共处。鱼鸟同游。且道。是甚么人。本色檐板汉。
[解]:万松老人曰:清凉道。宗通自修行。说通示未悟。〔二分说法,必然伪悟。宗教一如,不二法门。〕本出楞伽经。佛告大慧。有二种通。宗通者。为缘自得胜进相。远离言说文字妄想。趣无漏界。缘自觉趣。光明辉发。是名宗通相。〔宗通在性,性上无相。恰恰是:相与相之关系也!〕云何说通相。谓说九部种种教法。离异不异有无等相。以巧方便。如应说法。是名说通相。〔说通不在说,恰恰是通。何为通者?性也!说与说之关系也!〕讲徒云。说通。宗不通。如日被云笼。〔云虽遮日,不碍日之光芒。〕宗通。说不通。如蛇入竹个。〔宗若真通,说必彰显。〕宗通。说亦通。如日处虚空。〔宗不异说,说不异宗。宗即是说,说即是宗。〕宗说俱不通。如犬吠茅丛。〔盲人摸象〕既分宗说。已是两岐。那堪禅分五派。教列三乘。〔分必出歧〕个中一亦不立。皆强为也。何况出口入耳。请益拈颂。葛藤引蔓过新罗。巩县茶瓶汤不绝。〔花拳绣腿,枉费心机。〕非但南方商量浩浩地。若是道火不烧口底人。辩似悬河元无一字。种田博饭虽是家常。其奈不是饱参不知其趣。〔对二说不二,方为真觉者。凡取一舍一者,皆是伪悟赝品。〕古人深山里。钁头边。折脚铛中。煮脱粟饭。富不过知足。
一世不求人。贵不过清闲。何须印如斗。〔管他印可不印可〕所以道。参饱明知无所求。子房终不贵封侯。〔无欲则刚〕史记汉六年封功臣。或谓张良未尝有战斗功。高帝曰。运筹帷幄之中。
一世不求人。贵不过清闲。何须印如斗。〔管他印可不印可〕所以道。参饱明知无所求。子房终不贵封侯。〔无欲则刚〕史记汉六年封功臣。或谓张良未尝有战斗功。高帝曰。运筹帷幄之中。
决胜千里之外。子房功也。〔张良虽不会兵器,但会运筹用兵之人。实乃大器也。〕使自择齐三
万户。良曰。始臣下邳与上会留。此天以臣授陛下。用臣计而幸时中。臣愿封留足矣。不敢当三万户。〔功成不受者,超然之士。〕此颂不必开堂演法敩南方也。离骚经渔父歌曰。沧浪之水清兮。可以濯我缨。沧浪之水浊兮。可以濯我足。〔净根冉冉,镜鉴昭昭。曹溪一脉,颠倒萧萧。〕
此乃猿鹤共处。鱼鸟同游。且道。是甚么人。本色檐板汉。〔鱼龙混杂,无碍笙箫。〕
此乃猿鹤共处。鱼鸟同游。且道。是甚么人。本色檐板汉。〔鱼龙混杂,无碍笙箫。〕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12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《 回 向 偈 》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一则《云门两病》
下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三则<临际瞎驴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