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授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
【原文】示众云。一双孤雁搏地高飞。一对鸳鸯池边独立。箭锋相拄则且致。锯解秤锤时如何。
[解]:万松老人示众曰:一双孤雁搏地高飞。一对鸳鸯池边独立。〔两足尊〕箭锋相拄则且致。锯解秤锤时如何。〔箭锋相拄本平常,锯解秤砣魂断肠。若识不二一如相,剑舞秋风莫徬徨。〕
【原文】举。法眼问修山主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汝作么生会(谁敢动著)修云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(斗百草有甚么难)眼云。恁么又争得(铁山横在路)修云。某甲只如此。和尚又如何(捩转鼻头)眼云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(将谓别有)修便礼拜(将错就错)。
[解]:公案例举。法眼问修山主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
汝作么生会(谁敢动著)。~~〔我若有会,就毫厘有差了!〕
汝作么生会(谁敢动著)。~~〔我若有会,就毫厘有差了!〕
修云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(斗百草有甚么难)~〔会也!〕
眼云。恁么又争得(铁山横在路)~〔这样学舌,也算是证量吗?!〕
修云。某甲只如此。和尚又如何(捩转鼻头)~〔我只有【鉴照】之功,决不走样!〕
眼云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(将谓别有)~〔如染不择,如是如是!〕
修便礼拜(将错就错)~〔鉴照无别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修山主与法眼。同参地藏。深得傍参切磋之力。这个公案如折倒则监院悟头一般。金陵报恩玄则禅师。法眼问。曾见什么人来。恩云。见青峰和尚。眼云。有什么言句。恩云。某甲曾问。如何是学人自己。峰云。丙了童子来求火。眼云。上座作么生会。恩云。丙丁属火。将火求火。如将自己求自己。眼云。与么会又争得。恩云。某甲只如此。未知和尚尊意如何。眼云。尔问我。我与尔道。恩云。如何是学人自己。眼云。丙丁童子来求火。恩于言下顿悟。法眼钩锥在手。去则印住。住则印破。打破则监院情关。抽开修山主识锁。三祖信心铭。至道无难。唯嫌拣择。但不憎爱。洞然明白。毫厘有差。天地悬隔。法眼将此。问修山主。作个敲门瓦子。今时问著一千个。一千个作道理会。不然一向打在无事界里。是他不落寻思。只道个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也大晒有蕴藉。法眼方复不许。道恁么又争得。此所以为法眼一派之源也。万松到此常令学人分身两下看。前段修山主恁么道。为甚不许。后段法眼却为甚恁么道。其间修山主道。某甲只如此。和尚又如何。望个斩新日月别作生涯。是他不蹉一丝。依前只道。个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东禅齐云。山主恁么祗对。为甚么不肯。及乎再请益。法眼亦只恁么道便得去。且道。誵讹在什么处。若看得透。道上座有来由。万松道。恁么又争得。所以道。只是旧时行底路。逢人说著便誵讹。修便礼拜。得即得。情理难容。五祖戒代法眼。劈脊便打。万松道。果然有本出法眼语云。山主彻也。万松道。弄泥团汉二俱不了。万松当时见法眼道恁么又争得。向道。久闻和尚有此机要。不然摆手便行。管取一时坐断。待伊不信。试问天童。
[解]:古禅师曰:修山主与法眼。同参地藏。深得傍参切磋之力。这个公案如折倒则监院悟头一般。〔若透不过去,则证悟一般,没有多大的出息。〕金陵报恩玄则禅师。法眼问。曾见什么人来。〔禅师嘴上问人,实则验性。〕恩云。见青峰和尚。〔你就是〕眼云。有什么言句。〔怎么认识的?〕恩云。某甲曾问。如何是学人自己。〔若无自性便是自己〕峰云。丙了童子来求火。〔离幻本是幻〕眼云。上座作么生会。〔你是如何看的?〕恩云。丙丁属火。将火求火。如将自己求自己。〔相上求性,无有是处。〕眼云。与么会又争得。〔这样如何得证?〕恩云。某甲只如此。未知和尚尊意如何。〔我只这水平了。您又如何得证?〕眼云。尔问我。我与尔道。〔你问〕恩云。如何是学人自己。〔如何是自己?〕眼云。丙丁童子来求火。〔求火!〕恩于言下顿悟。〔只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。〕法眼钩锥在手。去则印住。住则印破。打破则监院情关。抽开修山主识锁。〔见性不在相上,恰在关系上。〕三祖信心铭。至道无难。唯嫌拣择。但不憎爱。洞然明白。毫厘有差。天地悬隔。〔意根清净,直来直去。不涉憎爱,如染不择。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。不可走样。〕法眼将此。问修山主。作个敲门瓦子。今时问著一千个。一千个作道理会。〔只是个解会〕不然一向打在无事界里。〔顽空〕是他不落寻思。只道个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也大晒有蕴藉。〔灭除六七识〕法眼方复不许。道恁么又争得。此所以为法眼一派之源也。〔法眼道明,不堕偏空。〕万松到此常令学人分身两下看。〔不落二边〕前段修山主恁么道。为甚不许。后段法眼却为甚恁么道。〔知其然,亦应知其所以然。〕其间修山主道。某甲只如此。和尚又如何。望个斩新日月别作生涯。是他不蹉一丝。依前只道。个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〔差一毫厘,失之千里。〕东禅齐云。山主恁么祗对。为甚么不肯。及乎再请益。法眼亦只恁么道便得去。〔二人言语同一,为什么一人肯,一人不肯?这其中的道理,是什么呢?〕且道。誵讹在什么处。若看得透。道上座有来由。万松道。恁么又争得。所以道。只是旧时行底路。逢人说著便誵讹。修便礼拜。得即得。情理难容。〔得若是真,不在言辞上。〕五祖戒代法眼。劈脊便打。〔心若不明,打亦瞎打!〕万松道。果然有本出法眼语云。山主彻也。万松道。弄泥团汉二俱不了。〔泥团者,混沌不清也!〕万松当时见法眼道恁么又争得。向道。久闻和尚有此机要。不然摆手便行。管取一时坐断。〔断亦断得,只是花拳绣腿。〕待伊不信。试问天童。〔且看天童颂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天童破题一句。便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庐山远公云。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。一微涉动境。状此颓山势。三祖道个嫌字。先自憎爱了也。却道。但不憎爱洞然明白。诸人退步。就己子细点检看。梵语三摩地。此云等持。不沈不掉。平等任持也。此可以为万世权衡照不平者也。尚书治要图说。秤有三义。准者系也。衡者平也。权者锤也。楞严经云。于其自住三摩地中。见与见缘。并所想相。如虚空花本无所有。此见及缘。元是菩提妙净明体。云何于中有是非是。到此正恁么时。不须嫌拣择离憎爱。尚无毫厘之差。岂有云泥之隔。斤两锱铢者。八铢为锱。三锱为两。十六两为斤。是他权衡在手底人。尔将一斤来。我也一移教平。将一两来。也一移教平。稍似锱铢增减便欹倾也。诸方道。领取钩头意。莫认定盘星。盖定盘星上。本无斤两。又如北辰镇居其所。钩头加减。计在临时。万松道。有心而平。未若无心而不平。所以无星秤上饶人卖。双陆盘中信彩赢。还会法眼道山主彻也么。秤锤移到彻梢头。忽然拶落翻斤斗。
[解]:万松老人开示曰:天童破题一句。便颂毫厘有差天地悬隔。〔权衡者,意根必须清净,否则,毫厘有差,天地悬隔。〕庐山远公云。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。一微涉动境。状此颓山势。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〕三祖道个嫌字。先自憎爱了也。却道。但不憎爱洞然明白。诸人退步。就己子细点检看。〔但不自爱者,本身并非有个[自爱]在。在这里,万松老人恰恰是: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。〕梵语三摩地。此云等持。不沈不掉。平等任持也。此可以为万世权衡照不平者也。〔此种等持,也就是【三摩地】,人类只有在[清净意根]之屏幕上,才可能做到权衡与平等,这就是【等持】,也就是[平等性智]。所以说:人类的大圆镜智,只能在清净意根上,方刀得以显现。〕尚书治要图说。秤有三义。准者系也。衡者平也。权者锤也。〔权衡平等的称砣〕楞严经云。于其自住三摩地中。见与见缘。并所想相。如虚空花本无所有。此见及缘。元是菩提妙净明体。云何于中有是非是。到此正恁么时。不须嫌拣择离憎爱。〔平是非,离爱憎,砣乃中道之义也!〕尚无毫厘之差。岂有云泥之隔。斤两锱铢者。八铢为锱。三锱为两。十六两为斤。是他权衡在手底人。尔将一斤来。我也一移教平。将一两来。也一移教平。稍似锱铢增减便欹倾也。〔若无毫厘,岂须权衡。前后,上下,皆为辩证也!〕诸方道。领取钩头意。莫认定盘星。盖定盘星上。本无斤两。又如北辰镇居其所。钩头加减。计在临时。〔勾头之意,决断定星显示。〕万松道。有心而平。未若无心而不平。所以无星秤上饶人卖。双陆盘中信彩赢。〔轨则使然〕还会法眼道山主彻也么。秤锤移到彻梢头。忽然拶落翻斤斗。〔无量者,非量也!梢头终有断,清净一鉴明。〕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17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《 回 向 偈 》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六则<麻谷振锡>
下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八则<赵州狗子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