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授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
【原文】示众云。水上葫芦。按著便转。日中宝石。色无定形。不可以无心得。不可以有心知。没量大人。语脉里转却。还有免得底么。
[解]:万松老人示众曰:水上葫芦。按著便转。日中宝石。色无定形。不可以无心得。不可以有心知。〔事物皆是辩证的,相对的,有上必有下。有前必有后。执著于任何一边,都是不究竟的。〕没量大人。语脉里转却。还有免得底么。〔随缘非量即没量,莫让愚痴灭六识。〕
【原文】举。僧问赵州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(拦街趁块)州云。有(也不曾添)僧云。既有。为甚么却撞入这个皮袋(一款便招自领出头)州云。为他知而故犯(且莫招承不是道尔)又有僧问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(一母所生)州曰。无(也不曾减)僧云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狗子为什么却无(憨狗趁鹞子)州云。为伊有业识在(右具如前据款结案)。
[解]:公案例举。僧问赵州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(拦街趁块)~〔哪里没有佛性?〕
州云。有(也不曾添)~〔处处皆有〕
僧云。既有。为甚么却撞入这个皮袋(一款便招自领出头)~〔偷换了概念:爸爸是人,但人不等于爸爸!〕
州云。为他知而故犯(且莫招承不是道尔)~〔有佛之性,不作觉悟之事。〕
又有僧问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(一母所生)~〔狗相有佛性否?〕
州曰。无(也不曾减)~〔相上皆无〕
僧云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狗子为什么却无(憨狗趁鹞子)~〔一切万事万物皆有佛性,为什么狗相就无呢?〕
州云。为伊有业识在(右具如前据款结案)~〔业识障道,有为得相。相而不觉,假无佛性。〕
(注:人类看事物的角度不同,得到的结论迥异,但其觉性是同一的。赵州巧用〔不同〕,勘验来僧之【见性】于否?关键不在[有~无]上,而在心里是否明白有什么,无什么。)
【原文】师云。若道狗子佛性端的是有。后来却道无。端的是无。前来却道有。若道道有道无且是一期应机。拶著说出。各有道理。所以道。明眼汉没窠臼。这僧问处要广见闻。不依本分。赵州道有。以毒去毒。以病医病。这僧又道既有。为甚撞入这皮袋。不知自己生。入狗腹中了也。州云。为他知而故犯。一槌两当。快便难逢。这僧将谓。依因判果。若恁么会。作座主奴。也未得。后来有僧再问。便却道无。是他得底人。道有也有出身处。道无也有出身处。这僧依文按本道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狗子为什么却无。似这一拶。敢道。拨天关底手。转身无路。是他款款道。个为伊有业识在。尔且道。这僧皮下还有血么。天童不免。向赤肉瘢上。更著艾燋。
[解]:古禅师曰:若道狗子佛性端的是有。后来却道无。端的是无。前来却道有。若道道有道无且是一期应机。〔皆是边见之说〕拶著说出。各有道理。所以道。明眼汉没窠臼。〔明眼之人,随缘付教。〕这僧问处要广见闻。不依本分。赵州道有。以毒去毒。以病医病。〔相上方便〕这僧又道既有。为甚撞入这皮袋。不知自己生。入狗腹中了也。州云。为他知而故犯。一槌两当。快便难逢。〔知是妙有,立知则无明。为它只是无明,不知本知。不知本,无以觉。方便言其无。〕这僧将谓。依因判果。若恁么会。作座主奴。也未得。后来有僧再问。便却道无。是他得底人。道有也有出身处。道无也有出身处。〔明眼之人,方便有无。〕这僧依文按本道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狗子为什么却无。似这一拶。敢道。拨天关底手。转身无路。〔若非觉者,转身不得。〕是他款款道。个为伊有业识在。〔赵州古佛,揭穿业识。〕尔且道。这僧皮下还有血么。〔只有血相,无有血性。若识性相一如者,是为觉。〕天童不免。向赤肉瘢上。更著艾燋。〔无病呻吟〕
【原文】师云。狗子佛性有。狗子佛性无。两段不同。一并拈出。正如雪窦道。一有多种二无两般。天童要与赵州相见。故如是颂。应天真道。直钩钓狞龙。曲钩钓虾蟆。后来逐气寻香。如猎犬相似。嘈杂分疏。枯骨上有甚汁。赵州虽大开铺席。要且只是平展商量。天童与赵州解腕。莫怪侬家不慎初。归宗问秀才。业何经史。才云。会二十四家书体。宗向空中一点云。会么。才云。不会。宗云。又道。会二十四家书体。永字八法也不识。刺史李渤问。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。宗亦竖拳云。会么。李云。不会。宗云。这个措大。拳头也不识。万松道。翻身师子大家看。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无。只这知而故犯。业识性在。也大晒顾前盻后。慎初护末。史记赵惠王。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。蔺相如奉璧入。秦王喜传示美人及左右。左右皆呼万岁。相如视王无割城之意。乃前曰。璧有瑕。请示之。王授璧。相如因持起立。倚柱发上冲冠曰。赵王斋戒五日。使臣奉璧送书于庭。严大国之威。以修敬也。今见。王礼节甚倨。得璧传示美人。似戏弄臣无割城意。故臣复取璧。必欲急臣。臣头与璧俱碎于柱矣。王辞谢按图割城。亦斋五日。相如使从者衣褐怀璧径道归赵。赵州先纵后夺。有相如手段。天童别曾有颂云。赵州道有。赵州道无。狗子佛性。天下分疏。面赤不如语直。心真必定言粗。七百甲子老禅伯。驴粪逢人换眼珠。赵州心真语直。便是直钓。元求负命鱼。周文王出猎。见姜子牙磻溪之谷。去水三尺。直钩钓鱼。王异之曰。直钩如何得鱼。子牙曰。但求负命之鱼。驴粪逢人换眼珠。此如相如夺璧也。佛鉴拈出槵子数珠云。诸人还见么。良久云。此是老僧来京师。换得底。诸人各自归堂摸[打-丁+索]看。佛鉴用槵子。赵州用驴粪。万松既无用处。不曾移换。诸人若信得及。依旧眼在眉毛下。
【原文】师云。狗子佛性有。狗子佛性无。两段不同。一并拈出。正如雪窦道。一有多种二无两般。天童要与赵州相见。故如是颂。应天真道。直钩钓狞龙。曲钩钓虾蟆。后来逐气寻香。如猎犬相似。嘈杂分疏。枯骨上有甚汁。赵州虽大开铺席。要且只是平展商量。天童与赵州解腕。莫怪侬家不慎初。归宗问秀才。业何经史。才云。会二十四家书体。宗向空中一点云。会么。才云。不会。宗云。又道。会二十四家书体。永字八法也不识。刺史李渤问。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。宗亦竖拳云。会么。李云。不会。宗云。这个措大。拳头也不识。万松道。翻身师子大家看。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无。只这知而故犯。业识性在。也大晒顾前盻后。慎初护末。史记赵惠王。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。蔺相如奉璧入。秦王喜传示美人及左右。左右皆呼万岁。相如视王无割城之意。乃前曰。璧有瑕。请示之。王授璧。相如因持起立。倚柱发上冲冠曰。赵王斋戒五日。使臣奉璧送书于庭。严大国之威。以修敬也。今见。王礼节甚倨。得璧传示美人。似戏弄臣无割城意。故臣复取璧。必欲急臣。臣头与璧俱碎于柱矣。王辞谢按图割城。亦斋五日。相如使从者衣褐怀璧径道归赵。赵州先纵后夺。有相如手段。天童别曾有颂云。赵州道有。赵州道无。狗子佛性。天下分疏。面赤不如语直。心真必定言粗。七百甲子老禅伯。驴粪逢人换眼珠。赵州心真语直。便是直钓。元求负命鱼。周文王出猎。见姜子牙磻溪之谷。去水三尺。直钩钓鱼。王异之曰。直钩如何得鱼。子牙曰。但求负命之鱼。驴粪逢人换眼珠。此如相如夺璧也。佛鉴拈出槵子数珠云。诸人还见么。良久云。此是老僧来京师。换得底。诸人各自归堂摸[打-丁+索]看。佛鉴用槵子。赵州用驴粪。万松既无用处。不曾移换。诸人若信得及。依旧眼在眉毛下。
[解]:万松老人开示曰:狗子佛性有。狗子佛性无。两段不同。一并拈出。〔上下东西各论机〕正如雪窦道。一有多种二无两般。〔因有二,方才不二。〕天童要与赵州相见。故如是颂。应天真道。直钩钓狞龙。曲钩钓虾蟆。〔善哉!此偈绝佳!不劳再译!〕后来逐气寻香。如猎犬相似。嘈杂分疏。枯骨上有甚汁。〔皆乃鬼窟子里面耍活计〕赵州虽大开铺席。要且只是平展商量。〔天真一屏幕,演啥由业力。〕天童与赵州解腕。莫怪侬家不慎初。归宗问秀才。业何经史。才云。会二十四家书体。宗向空中一点云。会么。〔此点归何宗?〕才云。不会。〔不知道!直心亦道场!〕宗云。又道。会二十四家书体。〔何以道:会二十四家耶?!只是识字,未能知义。〕永字八法也不识。刺史李渤问。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。〔西来有意否?要你一多问!〕宗亦竖拳云。会么。〔会么?!是意?是无意?!〕李云。不会。〔不会即是直心〕宗云。这个措大。拳头也不识。〔识更不会〕万松道。翻身师子大家看。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无。只这知而故犯。业识性在。也大晒顾前盻后。慎初护末。〔挂碍太多,意根清净,如染不择。〕史记赵惠王。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。蔺相如奉璧入。秦王喜传示美人及左右。左右皆呼万岁。相如视王无割城之意。乃前曰。璧有瑕。请示之。王授璧。相如因持起立。倚柱发上冲冠曰。赵王斋戒五日。使臣奉璧送书于庭。严大国之威。以修敬也。今见。王礼节甚倨。得璧传示美人。似戏弄臣无割城意。故臣复取璧。必欲急臣。臣头与璧俱碎于柱矣。王辞谢按图割城。亦斋五日。相如使从者衣褐怀璧径道归赵。〔秦王不识相如意〕赵州先纵后夺。有相如手段。〔你若不仁,我即不义。〕天童别曾有颂云。赵州道有。赵州道无。狗子佛性。天下分疏。面赤不如语直。心真必定言粗。七百甲子老禅伯。驴粪逢人换眼珠。赵州心真语直。便是直钓。〔直钩垂钓,别有意趣。〕元求负命鱼。周文王出猎。见姜子牙磻溪之谷。去水三尺。直钩钓鱼。王异之曰。直钩如何得鱼。子牙曰。但求负命之鱼。〔醉翁之意〕驴粪逢人换眼珠。此如相如夺璧也。〔巧换耳目〕佛鉴拈出槵子数珠云。诸人还见么。良久云。此是老僧来京师。换得底。诸人各自归堂摸[打-丁+索]看。〔没啥希奇〕佛鉴用槵子。赵州用驴粪。万松既无用处。不曾移换。诸人若信得及。依旧眼在眉毛下。〔鼻子大头总朝下〕
【原文】颂云。
狗子佛性有。狗子佛性无(打做一团炼做一块)
直钓元求负命鱼(这僧今日合死)
逐气寻香云水客(穿却鼻孔也不知)
嘈嘈杂杂作分疏(竞啮枯骨啀喍嗥吠)
平展演(没跷欺休厮誺)
大铺舒(材高语壮)
莫怪侬家不慎初(一言出口驷马难追)
指点瑕疵还夺璧(白拈巧偷)
秦王不识蔺相如(当面蹉过)
直钓元求负命鱼(这僧今日合死)
逐气寻香云水客(穿却鼻孔也不知)
嘈嘈杂杂作分疏(竞啮枯骨啀喍嗥吠)
平展演(没跷欺休厮誺)
大铺舒(材高语壮)
莫怪侬家不慎初(一言出口驷马难追)
指点瑕疵还夺璧(白拈巧偷)
秦王不识蔺相如(当面蹉过)
[解]:颂云。
狗子佛性有。狗子佛性无(打做一团炼做一块)~〔到底有无〕
直钓元求负命鱼(这僧今日合死)~〔说有说无皆未圆〕
逐气寻香云水客(穿却鼻孔也不知)~〔攀缘赴凤无聊客〕
嘈嘈杂杂作分疏(竞啮枯骨啀喍嗥吠)~〔叽叽喳喳要分明〕
平展演(没跷欺休厮誺)~〔平常心〕
大铺舒(材高语壮)~〔无择智〕
莫怪侬家不慎初(一言出口驷马难追)~〔岂怪镜鉴不分疏〕
指点瑕疵还夺璧(白拈巧偷)~〔借假归真〕
秦王不识蔺相如(当面蹉过)~~〔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〕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18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《 回 向 偈 》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七则<法眼毫厘>
下一篇:● 从容录·第十九则<云门须弥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