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宙的实相-生命的真相-意识的本源
《 开 经 偈 》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前言:
《意根·七识·末那》此乃一个显现之屏幕,三个不同名词之表述,特指意识呈现之初的状态与性质。为了更直接地展示《意根·七识·末那》之功能,与第六意识的轨则关系。应先了解大脑皮层组织上各中枢区·功能结构图。

众所周知,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,半球的表面是大脑皮层(中枢功能区)。左半球抽象思维,右半球形象推理。再看下图,皮层的各个中枢区~六根对应六识《眼耳鼻舌身·意》。

《解深密经》云:“阿陀那识甚深细,一切种子如瀑流,我于凡愚不开演,恐彼执着实为有”。经中所提到的“阿陀那识”是什么呢?
世界物态有六种,常人只知有三,即“固态、液态、气态”,第四种是<离子态>。一言以蔽之,宇宙万物以它为基。它在宇宙的占比是99.9999%。离子态是脑神经运动及全身的神经传导的信息单元。

1、法界之色尘,非感官直接将其传入了大脑,而是感官依类别,影射成了离子态。分别经(神经元通道 ) 进入对应的中枢专区(看上二图)。
2、<阿陀那识~离子态集合>,佛说:一切种子(无论是感觉器官的【影射】,还是阿赖耶仓库的【唤醒】,均象瀑布激流一样。我所以不敢和不明色·空的人说,就怕他们,当作是“我”的意识)。
2、<阿陀那识~离子态集合>,佛说:一切种子(无论是感觉器官的【影射】,还是阿赖耶仓库的【唤醒】,均象瀑布激流一样。我所以不敢和不明色·空的人说,就怕他们,当作是“我”的意识)。
感官信息以离子态形式,经编排重组后,被[存储]在中枢区的神经元细胞核内。若被调用,则被视为<意识>材料。此状态称之为《七识》,七识的特征是编排重组后的组合,而非零散类。方便说具像化的概念组合。
离子态的本质是恒常清净无为的,与组成<缘影>的百万亿离子态集合的呈现无关。投射到屏幕上的光,与《意识~分别取舍屏幕上的机制》无关。故佛陀于<法华会>宣说【清净意根】。
笔者现在倒过来解读一下:生物个体,要感知并理解这个世界,就必须能够感觉到自然界的存在。大脑的运行机制,首先是为了形成内影像,必须将感官获取的信息(离子态类集合·体)以其所能极的高速耦合-不断地循环,形成觉受)这个能觉受的机制,并不是第六识(六识只负责分拣与采用),把筛选的结论递归至另一机制 ,六识的机制是缘影与区分,它分别从内外两处提取素材。六识不能直接读出离子态集合体的现量,离子态是极微细的,而六识是[归类]的,是说此时的信息量已经大得惊人。故经论有言“断细惑,断粗重烦恼”。
六识所采用的素材只有从意根这网状结构上取,意根上的色素如海之波浪,只有[意根]这屏幕上影射了色根的类别,只有意根最接近法界本质,而不等于本质。方便说这里是实相,只有<意根>是真实不走样。在它的结构上,不会漏掉一个自由基。它是最忠实于实相的。
离子:纯粹、无为、清净、如染
依大乘学说,末那谓”所”称,七识谓”能”称。能所共振成就意之镜鉴,能所共鸣成就意之"共"识。这个共振或共鸣的机制,就是意识的全部秘密。
共振是局部物质~离子态的振荡过程,共鸣是全局能量~离子态频谱谐和流程。至此,当能量-离子态频谱,谐和之后,所呈现的还是清净法流。佛说《圆成实》之性相,《大圆镜智》之性。
形而上·道析(七识)
形而下·器解(末那)
[意根·七识·末那]一如

欲尽意根表里性,须待后来明眼人
形而下·器解(末那)
[意根·七识·末那]一如
欲尽意根表里性,须待后来明眼人
【清净意根~七识如染·只鉴不择】
上一篇:★ 第十篇【思想与自由】之轨则
下一篇:【马恩理念与释迦一如之结合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