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子问:
我一直不太明白,末那识怎么是清净的呢!里面不是有杂染种子吗,末那识不是信息库吗?里面啥样的的种子都有吗 这二天就想这个问题,还是我没理解到位呢!请师父开示。
云门子:
善哉!这是一个好问题,很有代表性。下面仔细的探讨一下。先发一段经文,看一下释迦说了些什么?
以是清净意根,乃至闻一偈一句,通达无量无边之义,解是义已,能演说一句一偈,至于一月、四月乃至一岁,诸所说法,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若说俗间经书,治世语言,资生业等,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,心之所行,心所动作,,心所戏论,皆悉知之。虽未得无漏智慧,而其意根,清净如此。是人有所思惟、筹量、言说,皆是佛法,无不真实。亦是先佛,经中所说。-《法华经》
世尊在<法华经>中明确的指出【清净意根】。历史上,窥基在【糅译】中去说:[第七末那染污意]。二者,在本质上〔针锋相对〕,不可同日而语。
弟子问:
我们是相信世尊的【清净意根】呢,还是去相信窥基法师的〔第七末那染污意〕呢?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云门子:
我们试着换个角度看:
主语~~第七识。
概念~~甲者,清净意根。乙者,染污意。
逻辑~~看一下哪一个更符合释迦牟尼法义之本怀呢?!
弟子问:
我的理解是,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有清静的,有染污的,并不都是清净的,需要我们把染污的种子转干净,如果阿赖耶识里的种子都是清净的,那不就是圆满佛了吗?
云门子:
是的。注意你这里【主语】偷换概念了。第七识【清净意根】不可等同于阿陀那识!
也就是说:阿赖耶识与末那识是二个根本不同的【概念】!
这就是我一直强调【法义三关】的重要性。
弟子问:
我的理解八识就是一个识,只是为了让众生明白才分成了八个识,七识和八识是二个概念不太懂,七识和八识的区别,请师父详细讲一下开示。
云门子:
八识是如来藏种子〔专指出世无为者〕,<经>曰【清净如来藏】。
七识是指第七识意根,唯识宗理论称之为【末那识】。属于缘起有为〔报身〕范畴。
弟子问:
缘起有为,因缘和合的东西不都是假的吗,无自性。
云门子:
正确的!世界上哪个是真的呢?!试举出一个例子看?!
弟子:
认为是真的那是凡夫的境界,认为是虚幻的梦境才是圣者的境界,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。
云门子:
认为有凡夫俗子与认为有圣者,都是【意识~分别】的结果,本质上,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。。。。若有【凡~圣】之想,早已经是〔二分说法〕了。凡是二分说法者,皆是伪悟赝品。
弟子:懂了!
云门子:
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,网上,有一个叫于先生的大教授,在这个【关键处】,就始终搞不明白,网上讲<金刚经>导读〔听说还要收费〕,误导他人,大讲什么:凡夫执着有,圣者认为:【根本不存在】。仿佛他自己是站在圣者的境界中。
我一直不太明白,末那识怎么是清净的呢!里面不是有杂染种子吗,末那识不是信息库吗?里面啥样的的种子都有吗 这二天就想这个问题,还是我没理解到位呢!请师父开示。
云门子:
善哉!这是一个好问题,很有代表性。下面仔细的探讨一下。先发一段经文,看一下释迦说了些什么?
以是清净意根,乃至闻一偈一句,通达无量无边之义,解是义已,能演说一句一偈,至于一月、四月乃至一岁,诸所说法,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若说俗间经书,治世语言,资生业等,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,心之所行,心所动作,,心所戏论,皆悉知之。虽未得无漏智慧,而其意根,清净如此。是人有所思惟、筹量、言说,皆是佛法,无不真实。亦是先佛,经中所说。-《法华经》
世尊在<法华经>中明确的指出【清净意根】。历史上,窥基在【糅译】中去说:[第七末那染污意]。二者,在本质上〔针锋相对〕,不可同日而语。
弟子问:
我们是相信世尊的【清净意根】呢,还是去相信窥基法师的〔第七末那染污意〕呢?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云门子:
我们试着换个角度看:
主语~~第七识。
概念~~甲者,清净意根。乙者,染污意。
逻辑~~看一下哪一个更符合释迦牟尼法义之本怀呢?!
弟子问:
我的理解是,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有清静的,有染污的,并不都是清净的,需要我们把染污的种子转干净,如果阿赖耶识里的种子都是清净的,那不就是圆满佛了吗?
云门子:
是的。注意你这里【主语】偷换概念了。第七识【清净意根】不可等同于阿陀那识!
也就是说:阿赖耶识与末那识是二个根本不同的【概念】!
这就是我一直强调【法义三关】的重要性。
弟子问:
我的理解八识就是一个识,只是为了让众生明白才分成了八个识,七识和八识是二个概念不太懂,七识和八识的区别,请师父详细讲一下开示。
云门子:
八识是如来藏种子〔专指出世无为者〕,<经>曰【清净如来藏】。
七识是指第七识意根,唯识宗理论称之为【末那识】。属于缘起有为〔报身〕范畴。
弟子问:
缘起有为,因缘和合的东西不都是假的吗,无自性。
云门子:
正确的!世界上哪个是真的呢?!试举出一个例子看?!
弟子:
认为是真的那是凡夫的境界,认为是虚幻的梦境才是圣者的境界,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。
云门子:
认为有凡夫俗子与认为有圣者,都是【意识~分别】的结果,本质上,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。。。。若有【凡~圣】之想,早已经是〔二分说法〕了。凡是二分说法者,皆是伪悟赝品。
弟子:懂了!
云门子:
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,网上,有一个叫于先生的大教授,在这个【关键处】,就始终搞不明白,网上讲<金刚经>导读〔听说还要收费〕,误导他人,大讲什么:凡夫执着有,圣者认为:【根本不存在】。仿佛他自己是站在圣者的境界中。
西蜀法苑 <对话篇>
2022.08.30
上一篇:【略谈<虚空粉碎>之真实境界】
下一篇:【<一乘法> 之精彩·辩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