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蜀·净然:【三身与四智的辩证关系】
 










 
 

 
《六祖坛经·机缘·第三节 》
 
 僧智通,寿州安丰人。初看《楞伽经》约千馀遍,而不会三身四智,礼师求解其义。师曰:“三身者,清净法身,汝之性也;圆满报身,汝之智也;千百亿化身,汝之行也。若离本性,别说三身,即名有身无智;若悟三身无有自性,即名四智菩提。听吾偈曰:自性具三身,发明成四智。不离见闻缘,超然登佛地。吾今为汝说,谛信永无迷。莫学驰求者,终日说菩提。”通再启曰:“四智之义,可得闻乎?”师曰:“既会三身,便明四智,何更问耶?若离三身,别谈四智,此名有智无身,即此有智,还成无智。”复说偈曰:“大圆镜智性清净,平等性智心无病。妙观察智见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。五八六七果因转,但用名言无实性。若于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”通顿悟性智,遂呈偈曰:“三身元我体,四智本心明。身智融无碍,应物任随形。起修皆妄动,守住匪真精。妙旨因师晓,终亡染污名。”
 
西蜀·净然:
三身:法报化。
四智:成所作,妙观察,平等性,大圆镜。
关键是概念关!共有七个概念,如下:

法身~~清净法身,汝之性也;
报身~~圆满报身,汝之智也;
化身~~千百亿化身,汝之行也

大圆镜智~~性清净。
平等性智~~心无病。
妙观察智~~见非功。
成所作智~~同圆镜。

最后再看【逻辑关】,如下:
 
西蜀·净然:
法身~~清净法身,汝之性也;~~〔如来清净藏〕
报身~~圆满报身,汝之智也;~~〔世间阿赖耶〕亦即阿陀那识,又称:第七末那识。
化身~~千百亿化身,汝之行也。~~〔第六意识〕,注意!诸佛菩萨以化身说法。

再看四智,对应三身,如下:
大圆镜智~~性清净。~~新一轮的如来藏〔种子〕,亦即世间阿赖耶识的艺术升华,亦称之为:庵摩罗识。〔真谛译为:第九识。〕

平等性智~~心无病。~~〔清净意根〕之屏幕上,不会犯错误的。~~无病无疾,即无烦恼,也无我执。~~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。缘起之遍计所执性。〔此我是开悟的核心〕

妙观察智~~见非功。~~〔第六化身讲法〕,~~成也萧何败也萧何。〔好坏参半〕~~人类以意识再现真实者,是为觉。

成所作智~~同圆镜。~~〔前五识~现量〕~~驴见马见,如如自现。〔不需要人为的解释,否则,头上安头,多此一举。〕

以上【关系】看清楚了,也就是了解了六祖慧能所说的:【吾此法门,唯论见性】的法理法趣了。

回头再看原文,一目了然!
【三身元我体,四智本心明】这里的四智不需要【修】。三身也是:本自具足;坛经真看懂了,哪来的那么多啰嗦呢?!

 
 

 
 







 
栖石精舍 -《西蜀·净然》
 2023.11.21

上一篇:【二元对立与不二法门的区别是什么?】

下一篇:西蜀·净然〔性境现量通三性〕中的“通三性”到底确指什么?

Copyright © 2022© 西蜀法义研究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3626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