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注:此经没有译文者,也不见译著年代,不知是何因缘?总之,我们本着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的原则,简单解析之。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愿一切读者皆能〔滴水入海〕决疑笃信,早日亲证菩提。)
序品第一
【经】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大靈鷲山。與大比丘八萬人俱。尊者□。尊者舍利弗。尊者摩訶目連。尊者摩訶迦葉。而為上首。與菩薩眾八萬人俱。觀世音菩薩。阿逸陀菩薩。行願普賢菩薩。文殊師利菩薩。而為上首。諸大梵王。釋提桓因。毗沙門王。大持國王。無量天眾俱。海龍王。夜叉王。阿修羅王。無量神眾俱。阿闍世王。波斯耨王。宰官波羅門。無量人眾俱。達多地獄。焰口餓鬼。金色師子。六牙象王。無量非人俱。各禮佛足。退坐一面。
爾時世尊。從多寶佛入塔下。大眾圍繞。飛行東方百千里程。有一國土。名大七寶震旦。其國中央。有一高山。名五寶臺。文殊師利。常在說法。至於此山。告大眾言。昔於此國。觀世音菩薩。化作三禪初梵王。化人間故。沒梵宮殿。下生王宮。大德龍身。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。地沒還天。作春天主。觀世音菩薩。化作初禪二大梵王。化人間故。沒天宮殿。下生王宮火德牛頭。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。地沒還天。作夏天主。觀世音菩薩。化作帝釋。化人間故。沒天宮。下生王宮。土德人質。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。地沒還天。作土用主。是三王者成強三才。說人性德。依俗說法。示第一義。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。此國觀音有緣。末法世中。我法流布。餘佛緣滅。唯存觀音。化益永世。說是語已。三王出現。頂禮佛足。而白佛言。世尊如今佛說如是。
[解]:我是这样于〔清净意根〕之屏幕上〔如如执著决不走样〕的聞佛所说的!在因缘际会的某一个時刻里,〔心生则法生〕佛在大靈鷲山。與大比丘八萬人俱。〔因缘际会〕尊者之中有:尊者舍利弗。尊者摩訶目連。尊者摩訶迦葉。〔以上三者:智慧,神通,头陀第一〕而為上首。與其他菩薩眾八萬人俱。其中亦有:觀世音菩薩。阿逸陀菩薩。行願普賢菩薩。文殊師利菩薩。而為上首。〔同样为上首〕諸大梵王。釋提桓因。毗沙門王。大持國王。無量天眾俱。〔如来藏无量种子〕海龍王。夜叉王。阿修羅王。無量神眾俱。〔众神〕阿闍世王。波斯耨王。宰官波羅門。無量人眾俱。〔世间众〕達多地獄。焰口餓鬼。〔形而下〕金色師子。六牙象王。無量非人俱。〔形而上〕各禮佛足。退坐一面。〔上下一如,不二法门。〕
爾時世尊。從多寶佛入塔下。〔多宝者,喻意法义殊胜。〕大眾圍繞。飛行東方百千里程。有一國土。名大七寶震旦。〔古震旦,是中国,即中央之国,总持一切法义之国。〕其國中央。有一高山。名五寶臺。文殊師利。〔智慧第一〕常在說法。至於此山。告大眾言。昔於此國。〔不忘历史〕觀世音菩薩。化作三禪初梵王。化人間故。沒梵宮殿。下生王宮。大德龍身。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。地沒還天。作春天主。〔不忘初心〕觀世音菩薩。化作初禪二大梵王。化人間故。沒天宮殿。下生王宮火德牛頭。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。地沒還天。作夏天主。〔注:这里有点中土的道家气息。观世音者,本身就是佛的化身,即以[观音]之报身,下化世间之一切有情众生也。〕觀世音菩薩。化作帝釋。化人間故。沒天宮。下生王宮。土德人質。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。地沒還天。作土用主。是三王者成強三才。說人性德。依俗說法。示第一義。〔注:观世音下化儒家之法义也。正所谓: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〕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。此國土之众生与觀音菩萨有緣。末法世中。我法流布。〔世尊开示,观音化现。〕餘佛緣滅。唯存觀音。〔只有观察者,一切世俗之音了。〕化益永世。〔恒审思量〕說是語已。三王出現。頂禮佛足。而白佛言。世尊如今佛說如是。〔三王者,表法。法报化缺一不可。世尊者,两足尊。入世化为观察世音者,滴水入海,众生即是海。佛说如是,众生亦如是我闻。〕
(注:笔者认为,这就是全部<决疑经>的核心内涵。)
【经】爾時世尊。從座而起。為三王及大眾等。亦行東方萬里海上。海中有國。名大日發。東西南北。海中有國。是眷屬國。世尊至於此國海邊。告大眾言。往昔劫初。觀世音菩薩。化作色界第十梵王。告初梵王。汝下空中。欲界天界。及下造地造。觀世音菩薩。化初梵王。奉其四禪大梵王。勅王及妃。供下下空中。次第造天下。造大地。最後造斯國。及眷屬海中國山河草木。有一天女。名妙辨財。是亦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以女像。作大福田。來為王女。即成日輪及月光輪。主四天下。眷屬無量。住此國中。或主或伴。是故其國觀音有緣。末法世中。我法流布。餘佛緣滅。唯存觀音。化益永世。說是語已。天女出現。頂禮佛足。而白佛言。世尊如今佛說如是。
爾時世尊。從座而起。為天女及諸大眾等。亦行東方。於其海中。有諸國土。此國眾生。質近畜生。雖我正法漸漸流布。難有悟入。但作結緣。為成佛緣。
[解]:此時,伟大的世间尊者,從座位而起,為三王及大眾等。〔法报化三身及一切缘起之有情众生〕亦行東方萬里海上。海中有國。名大日發。〔性海之国,大日如来。〕東西南北。海中有國。是眷屬國。世尊至於此國海邊。〔此喻:世间阿赖耶识之尊者,纯粹之法义之呈现。〕。(注意!若以色相及音声求我者,是人行邪道,不得见如来。)如来告诉大眾者曰:“往昔无量劫之始初。觀世音菩薩。即以化身作为色界第十梵王。〔佛之化身之一〕告初梵王。汝下空中。欲界天界。及下造地造。觀世音菩薩。化初梵王。〔观音化为第一类梵王〕奉其四禪大梵王。〔四禅八定之大梵王〕勅王及妃。供下下空中。次第造天下。造大地。最後造斯國。及眷屬海中國山河草木。〔一层比一层,低级而弱智,颇有河海经中神怪种性的影子〕有一天女。名妙辨財。是亦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以女像。〔观世之音,而生大辨之妙才。〕作大福田。來為王女。即成日輪及月光輪。主四天下。眷屬無量。住此國中。〔观日月之光,闻自然之音〕或主或伴。是故其國觀音有緣。〔中央之国与观音有缘,世尊能出世,亦是观察世音之业果使然。〕末法世中。我如来法义之流布,其餘的佛緣皆都滅掉了。唯存觀音一脉,化益永世。〔只有观察世音这一法脉可以流传了〕說是語已。天女出現。頂禮佛足。〔观音现身〕而白佛言。世尊如今佛說如是。〔正如世尊所言:诸佛法义,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!〕
此時世尊,即從座而起。〔伟大的世间尊者,接受了世俗之缘起。〕為天女及諸大眾等。亦行東方。於其海中。有諸國土。此國眾生。質近畜生。〔另有一些国土,其中有情众生,极似畜牲业力。〕雖我正法漸漸流布其国土之中,依然是难有一人可以悟入,〔此种辩证思维〕但是为了結緣,勉强成就一个成佛之缘。〔只是结一个佛缘罢了〕
【经】爾時世尊。非現神而示妙相。成就妙大方廣佛心真如蓮華。成就五百□□劫前受用法身。成就佛佛能盡究竟諸法實相。成就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一實及多寶佛。成法妙法蓮華證明真如大願。成就過去無量劫前入滅不滅。成就寶塔。是法界塔。常寂光土。成就分座。是即理智自他法身。如是成就二躬世尊牟尼如來。面座靈鷲華藏世界。多寶如來。已還寶成就寂光世界二土融通。成就一土。是即開見凡夫心中。元有佛心。凡夫成佛。至大妙法。是即欲以此妙法藏。而付後師摩訶迦葉。所由相也。爾時世尊不起法華妙道法座。
[解]:此時,伟大的世尊,不再展現神通了,而是示现一切妙相。从而成就【妙~大~方~廣】之佛心,即真如蓮華。〔法尔如是,本然如此,决不走样。〕从而成就五百□□劫前受用之法身。〔法身无疆界,无前后,无时空之限制。昨日法身与今日法身无二无别。亘古长空独一月。〕从而成就佛与佛之间的【关系性】,并且能盡究竟諸法實相。〔实相无相,只有关系之性。〕从而成就華嚴与阿含,以及方等般若,一實及多寶佛。〔三乘即一乘,多佛本一佛。〕成就<妙法蓮華经>之境界,从而證明真如大願。〔如来清净意根者,就是真如缘起之大愿。〕成就過去無量劫前〔无寿者相〕入其滅与不滅之【不二法门】。从而成就其寶塔。此塔是法界塔。〔非世俗界相染之塔〕并于常寂光土中成就分座。〔法法不相到〕这就是即理智〔法义〕之自他法身。如是成就二躬〔二足尊〕世尊牟尼如來。〔三者,十大名相之中。世尊化身,牟尼报身,如來法身。〕面座靈鷲華藏世界。〔大方广如来藏种子〕多寶如來。已還寶成就寂光世界二土融通。〔凡圣不二〕成就一土。〔真俗一如〕这就是即刻開見一切凡夫之心中,原来本有之佛心。〔佛心本净,意根亦净。〕凡夫成佛于清净意根之屏幕上演绎其至大妙法。〔非量无限〕是即欲以此妙法〔莲花〕藏。而付後師摩訶迦葉。〔头陀第一〕其所由相也。〔全部都是功夫境界〕爾時世尊不起法華妙道法座。〔坐法空座〕。
拈華品第二
【经】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王。名曰方廣。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。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。捧之上佛。退以作禮。而白佛言。世尊今佛。已成正覺五十年來種種說法。種種教示。化度一切機類眾生。若有未說最上大法。為我及末世行菩薩人。欲行佛道凡夫眾生。布演宣說。作是言已。捨身成座。莊嚴天衣。令坐如來。
[解]:此時,娑婆世界之主大梵王。名曰方廣。〔大方广严,表法喻义也。〕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。〔清净意根。心生法生,心始于根。〕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。〔法义之华〕捧之上佛。〔成就法华之经〕退以作禮。而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今佛已成正覺,五十年來種種說法。〔三藏十二部〕種種教示。〔三转法轮〕化度一切機類眾生。〔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〕若有未說最上大法。〔不了义之法〕為我及末世行菩薩之人,以及欲行佛道之凡夫眾生。布演宣說。〔不同层次的人,讲不同程度的法。对菩萨讲了义法,对凡夫俗子们,讲方便之法。〕作是言已。〔大梵王〕捨身成座。〔以身体为座位,让世尊座上讲法。〕莊嚴天衣。令坐如來。〔如来法义之上座也。从而宣说法义。〕
【经】爾時如來。坐此寶座。受此蓮華。無說無言。但拈蓮華。入大會中。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。皆止默然。於時長老摩訶迦葉。見佛拈華示眾佛事。即今廓然。破顏微笑。佛即告言是也。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。實相無相微妙法門。不立文字。教外別傳。總持任持。凡夫成佛。第一義諦。今方付屬摩訶迦葉。言已默然。爾時尊者摩訶迦葉。即從座起。頂禮佛足。而白佛言。世尊妙哉。我念過去無量劫事。於燃燈佛。布說法處。發菩提心。從佛修行。亦復世尊布說法。於說法中。得漏盡智。成阿羅漢。亦復聞說諸法實相。入菩薩道。不動先果成大乘道。得近如來一切種智。如是妙智。從何處來。皆從凡夫久遠心來。其久遠心。等諸佛心。是為法身。是名成佛。得見是心。非在言教理誨理解文字之中。但在以心示中。不假三昧。不期感果。因緣熟時。凡夫即見是故佛道。傳於凡夫人中不絕。若無此法。唯有感果賢聖得道。而無凡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佛道者。若然於末法濁惡世中。證果人者。千萬人中。無有一人無證果故。佛道絕傳。唯有名字。無有道象。有此法故。傳佛道象。不結於末世。佛言善哉。摩訶迦葉。如汝所言。七佛世尊。授法象然。七佛弟子。傳法象爾。我滅度後。以大法藏。今付於汝。能持傳傳弘通正法。尋嗣心道。令不斷絕。
[解]:此时,如來坐此〔大梵王身〕寶座之上,受此蓮華。〔庄严法华〕無說無言。〔无说之说〕但拈蓮華。〔大般若花〕入大會中。八萬四千〔人~天~时〕之大眾。皆止默然。〔运行于轨则之中〕於時,長老摩訶迦葉〔头陀第一〕見佛拈華示眾之佛事。〔以般若之屏幕,显花海之灿烂。〕即今廓然〔根净通达,以心印心。何以故?千心万心,同归意根。正所谓:有情者,本俱也!〕破顏微笑。〔心领神会〕佛即告言:正是如此!〔迦叶谛听〕我有正法眼藏〔清净意根〕涅槃妙心。〔屏幕之化〕實相無相〔法性关系〕微妙法門。〔幻化演绎〕不立文字。〔文字之前〕教外別傳。〔意识之根〕總持任持。〔以无住本立一切法,无住者,总持也。〕凡夫成佛之第一義諦。〔成佛的法华〕今方付屬摩訶迦葉。〔以心印心,付嘱于汝。〕言已默然。〔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后世赤子,七步禅和。〕爾時尊者摩訶迦葉。即從座起。〔滴水入海,海咸一味。〕頂禮佛足。而白佛言。世尊妙哉。〔法义殊胜〕我念過去無量劫事。〔唤醒种子〕於燃燈佛。〔人类火种,熟食与农作,唤发出了意识。六道中,只有人类有意识,但意根本俱。这就是燃灯的喻意所在。〕布說法處。發菩提心。〔意识成熟〕從佛修行。〔遵缘起轨则而行〕亦復世尊布說法。於說法中。得漏盡智。〔缘起本身就是无漏者,其智无尽。由此可见:清净意根之屏幕上的一切缘起之幻化,本身就是非量的,即没有限量的。〕成阿羅漢。〔不受后有〕亦復聞說諸法實相。〔随缘入世〕入菩薩道。不動先果成大乘道。〔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〕得近如來一切種智。〔海咸一味〕如是妙智。〔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。〕從何處來。〔本非因缘〕皆從凡夫久遠心來。〔非自然性〕其久遠心。〔缘生无限〕等諸佛心。〔佛乃众生〕是為法身。〔真如随诸法而生,真如不生。〕是名成佛。〔众生本佛〕得見是心。〔若见此清净意根之心〕非在言教理誨理解文字之中。〔不在相染形式文字之上〕但在以心示中。〔在其屏幕的演绎之当下,这就是缘起之密义。<经>曰:见缘起如见法,见法如见佛。笔者认为:缘起即是佛。〕不假三昧。不期感果。〔无须这些闲家什〕因緣熟時。〔果报异熟〕凡夫即見是故佛道。〔见法如见佛〕傳於凡夫人中不絕。〔桥流水不流〕若無此法。唯有感果〔觉受〕賢聖得道。〔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,此乃无须感果之无为轨则也。〕而無凡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佛道者。〔离开了人类意识,莫谈觉悟二字。笔者认为:以意识再现真实者,是为觉。〕若然於末法濁惡世中。〔如果沉溺于末法文字游戏之中,以诡辩之术,滥言证量,或以功夫境界之觉受替换觉性者,皆是伪悟赝品。不可取,应远离。〕證果人者。千萬人中。無有一人無證果故。佛道絕傳。〔若有一人不证果者,佛道当绝。即心即佛。〕唯有名字。無有道象。〔佛说佛道,即非佛道,是名佛道。非心非佛。〕有此法故。傳佛道象。不結於末世。〔此法,此道,不被世法所束缚。〕佛言善哉。摩訶迦葉。〔太好了!头陀第一者!〕如汝所言。七佛世尊。〔第七识,一切有情众生之意根识,本身就是世间之尊者。〕授法象然。七佛弟子。傳法象爾。〔如是净然,法义昭昭。〕我滅度後。以大法藏。〔非量无限〕今付於汝。〔轨则之融入〕能持傳傳弘通正法。〔正法不灭〕尋嗣心道。令不斷絕。〔子嗣绵延,法果赐见。愿!愿!愿!〕
【经】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。世尊出世。四十餘年。種種說法。云何有未曾有法耶。云何有及言語法耶。願為世間一切人天。能示己自。言了金色千葉大婆羅華。持以上佛。而退捨身。以為床座。真誠念願。
爾時世尊著坐其座。廊然拈華。時眾會中。百萬人天。及諸比丘。悉皆默然。時於會中。唯有尊者摩訶迦葉。即見其示。破顏微笑。從座而起。合掌正立。有氣無言。爾時佛告摩訶迦葉言。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。不立文字。教外別傳。有智無智。得因緣證。今日付屬摩訶迦葉。摩訶迦葉。未來世中奉事諸佛。當得成佛。今日亦堪為世間師。佛告諸比丘。如來今者不久滅度。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訶迦葉。入大乘門。修行佛道。告摩訶迦葉。無有餘法。唯一心性。佛。過去諸佛。現在諸佛。未來諸佛。已說今說當入而已。一切諸佛。依一心性。已成說佛道。現成佛道。當成佛道。一切眾生亦復如是。若謂餘法。尚有更一。諸佛成佛。眾生成佛。即外道說。非七佛說。非十方佛說。迦葉當知。汝所付屬。八萬藏經。是諸教者。是即乘一心器也。譬如世間牛車馬車。是為諸法乘之渡於道路器也。所有教經亦復如是。汝能奉持。
[解]:此时,大梵天王白佛言。世尊出世。四十餘年。種種說法。云何有未曾有法耶。〔为什么会有未曾有法呢?〕云何有及言語法耶。〔什么才是有法,以及言语之法呢?〕願為世間一切人天。能示己自。〔我愿为世间大众,请世尊慈悲开示之。〕言了,即以金色千葉大婆羅華。〔般若之花,空行之花。〕持以上佛。而退捨身。以為床座。真誠念願。〔以身呈座〕
爾時世尊著坐其座。〔空性之座〕廊然拈華。〔法义之华〕時眾會中。百萬人天。及諸比丘。悉皆默然。〔恭敬谛听〕時於會中。唯有尊者摩訶迦葉。〔头陀:空行第一者。〕即見其示。〔拈花示意:缘起本空。〕破顏微笑。〔心领神会〕從座而起。合掌正立。有氣無言。〔正气升华,无言而立。〕爾時佛告摩訶迦葉言。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。〔我有空行般若之实相〕不立文字。教外別傳。〔不在文字中,又于权教形式之外,轨则承担,法理相传,不著一物,不舍随缘。〕有智無智。得因緣證。〔皆是轨则因缘所证〕今日付屬摩訶迦葉。〔今日传心于你〕摩訶迦葉。未來世中奉事諸佛。當得成佛。〔昔日空行〕今日亦堪為世間師。〔今日缘起则为人师〕佛告諸比丘。如來今者不久滅度。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訶迦葉。入大乘門。修行佛道。〔你等皆应入空行之门〕告摩訶迦葉。無有餘法。唯一心性。〔万法唯心〕佛。過去諸佛。現在諸佛。未來諸佛。已說今說當入而已。〔三世诸佛,尽在当下。〕一切諸佛。依一心性。已成說佛道。〔诸佛心道,唯有世间之觉。〕現成佛道。當成佛道。一切眾生亦復如是。〔众生成佛,亦当亲证清净意根。〕若謂餘法。尚有更一。諸佛成佛。眾生成佛。即外道說。〔余法皆魔说〕非七佛說。非十方佛說。〔非七识清净之佛说〕迦葉當知。汝所付屬。八萬藏經。是諸教者。是即乘一心器也。〔我所付嘱:唯一净识,心器也。〕譬如世間牛車馬車。是為諸法乘之渡於道路器也。所有教經亦復如是。汝能奉持。〔一切经教,皆是交通工具,就路还家而己。〕
【经】爾時摩訶迦葉。歡喜踊躍。為佛作禮。而白佛言。世尊此法實難遭者。誠是直道。誠是妙道。我昔遇佛。出家修行。偏厭生死。唯求涅槃。但修無為。不求是法。但了空理。不知是法。難行苦行。多年作勞。得阿羅漢。思之誠難。今日如來。最上妙示。唯剎那事。非年非劫。非難妙易。令我成佛。無有疑惑。雖非實至劫數成時。三十二相。八十種好。紫磨金色。妙覺成佛。實知法身。是心是佛。三世諸佛。一軀妙體。今思已前。於多年中。難行苦行。是勞無功。亦多年中。求空無為。皆虗假法。更非實法。今日見得是真空法。其相正空。而性不空。其體無為。而性圓滿。一切眾生唯依是法。當得成佛。佛告摩訶迦葉言。如是如是。如汝所說。汝於未來。當得成佛。如我今日是法。爾時世尊。說此言已。即從座起。還坐本座。無語無動。眾會亦復寂莫無聲。皆含妙氣。
[解]:此时,摩訶迦葉〔头陀空行〕歡喜踊躍。〔最为第一〕為佛作禮。而白佛言。世尊此法實難遭者。誠是直道。〔直接意根〕誠是妙道。〔缘起即佛〕我昔遇佛。出家修行。偏厭生死。唯求涅槃。〔苦行头陀〕但修無為。不求是法。〔偏执空法〕但了空理。不知是法。〔解理不入事,仍在边见中。〕難行苦行。多年作勞。得阿羅漢。思之誠難。〔欲得阿罗汉之功夫境界,也是难于上青天。〕今日如來。最上妙示。〔直示见性〕唯剎那事。非年非劫。非難妙易。令我成佛。無有疑惑。〔当下亲证法华,即可缘起成佛。〕雖非實至劫數成時。三十二相。八十種好。紫磨金色。妙覺成佛。〔妙觉不在相染上〕實知法身。是心是佛。〔心就是佛,心佛众生三无差别。〕三世諸佛。一軀妙體。〔诸佛只在意根清净上〕今思已前。於多年中。難行苦行。是勞無功。〔方法不对头,苦行更添愁。〕亦多年中。求空無為。皆虗假法。更非實法。〔空不可求〕今日見得是真空法。〔不二法门方是真空妙法〕其相正空。而性不空。其體無為。而性圓滿。〔不二恰恰是对二说的〕一切眾生唯依是法。當得成佛。〔成佛的法华,法华者,法义之华也。〕佛告摩訶迦葉言。如是如是。如汝所說。〔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。〕汝於未來。當得成佛。〔遍计所执,遍计圆成。〕如我今日是法。〔法法皆为平等性智〕爾時世尊。說此言已。即從座起。還坐本座。〔从大梵王报身之座,回归法身之座。〕無語無動。〔法身无为〕眾會亦復寂莫無聲。皆含妙氣。〔轨则使然〕
【经】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。世尊善哉。世尊能快說之。世尊滅度。後世眾生。云何入得。云何修行。願為我入入得修行精密法要。佛告大梵天王。天王諦聽。善思念說之。眾生機根。種種無量。或聽理入。或禪定入。或因緣入。或持示入。不一般也。天王唯有信心。能入是最上道。云何起信不依心性。他不成佛。所以者何。於心性外。無成佛路。如是了知。真實求者。能人是道。智慧如舍利弗。多聞如阿難陀。辨才如布婁那。解空如須菩提。持戒如優婆利。神通如目徤連。天眼如阿那律。如是此輩。皆不成佛。所以者何。此輩皆得心性假用。未得心性真實體故。唯證性體。必滅佛道。如是了知。真實求者。能入是道。天王或有知見心性妙實體者。知見之時。即體妙理。無放無離。行住坐臥。心身融一。見聞覺知。根性融一。如是修行。即行佛道。在家菩薩。出家菩薩。非異非別。唯以融一箇之道。我於即時。成佛道已。世間出世。修行無咎。
[解]:此时,大梵天王白佛言。世尊善哉。世尊能快說之。〔简洁明快之说〕世尊滅度。後世眾生。云何入得。云何修行。願為我入入得修行精密法要。〔后人将如何得入修行呢?〕佛告大梵天王。天王諦聽。善思念說之。〔要从善于思念言说一切法义处着手〕眾生機根。種種無量。〔根机不同,方法迥异。〕或聽理入。或禪定入。或因緣入。或持示入。不一般也。〔不可强求统一行式也〕天王唯有信心。能入是最上道。〔天王你只要笃信即可〕云何起信不依心性。他不成佛。所以者何。於心性外。無成佛路。〔心外无佛,成佛本在意根之清净也。〕如是了知。真實求者。能人是道。〔如如执著,了知,即是真实。〕智慧如舍利弗。多聞如阿難陀。辨才如布婁那。解空如須菩提。持戒如優婆利。神通如目徤連。天眼如阿那律。如是此輩。皆不成佛。〔如此优秀之弟子,为什么皆不能成佛呢?〕所以者何。此輩皆得心性假用。未得心性真實體故。〔只得方便,未得觉性。〕唯證性體。必滅佛道。〔唯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。〕如是了知。真實求者。能入是道。〔只有如是之知见,不取于相,不执于空,方能真实契入不二法门之佛道。〕天王或有知見心性妙實體者。〔知见与实体一如不二〕知見之時。即體妙理。〔当下一如〕無放無離。行住坐臥。心身融一。〔行住坐卧,语默动静,皆是不二。〕見聞覺知。根性融一。〔见闻觉知,时时处处,皆是一如。〕如是修行。即行佛道。在家菩薩。出家菩薩。非異非別。〔出家在家,无二无别。〕唯以融一箇之道。我於即時。成佛道已。〔当下即一,无二无三。〕世間出世。修行無咎。〔入世出世,畅行无碍。〕
【经】爾時大梵天王。問迦葉言。世尊往昔。說種種教。其教理之。今日仁者。從佛所受心。云何有所差別。語梵王言。仁者莫問如是。此事若有世尊已前所說教理。差於今日所受心者。彼諸教者。即是邪說。若有世尊今日所受心。差於已前所說教理。是此心者。即是心。一切教之。此一心理。無有毛端所差別所。若有學人。謂諸教理與此心理有所差別。是即外道天魔所說。非唯不知諸大乘經所說之理。亦不知我受一心理。若知心理。應知教理一理無差。但有所差諸教理者。以雖有益非真。今此知見教。唯是實無二。雖設有他教。其益皆小分。不謂他無益分。性說一端。如星光日為。
[解]:此时,大梵天王。問迦葉言。〔问之对象,转为空行第一之迦叶了。〕世尊往昔。說種種教。其教理之。今日仁者。從佛所受心。云何有所差別。〔汝等昔日所受教理,与今日从佛之心,有什么差别呢?〕迦叶尊者語梵王言:仁者莫問如是。〔不可这样提问题〕此事若有世尊已前所說教理。差於今日所受心者。彼諸教者。即是邪說。〔若言世尊讲法前后有差别者,即为邪说。〕若有世尊今日所受心。差於已前所說教理。是此心者。即是心。一切教之。此一心理。〔此心性无别,心心缘起则有差别,这就是辩证思维逻辑中道观。〕無有毛端所差別所。〔法法不相到,就是性无别。〕若有學人。謂諸教理與此心理有所差別。是即外道天魔所說。〔若言有差别,即是二分说。〕非唯不知諸大乘經所說之理。亦不知我受一心理。〔二边皆不知,愚痴至极人。〕若知心理。應知教理一理無差。〔二者一如〕但有所差諸教理者。以雖有益非真。〔虽益言说,但无实义。唯识无境者是也!〕今此知見教。唯是實無二。〔今日我所演说的,唯实无二。〕雖設有他教。其益皆小分。不謂他無益分。〔其它乃是方便之教〕性說一端。如星光日為。〔星相虽异,星空性一。〕
【经】
分光為星光 不謂星無光 小端如無益
四諦十二緣 五戒及十善 念佛往淨土
具戒及坐禪 權大諸菩薩 皆是彼端小
此教如日光 他教如星光 眾星雖□天
不謂之白晝 日光出現時 夜明天成晝
他教雖有世 不謂佛法者 眾生正諸佛
穢土是淨土 生死自涅槃 三世永一世
世法即佛法 有為實無為 如是知見教
及其修行者 謂之佛法有 又謂我世有
佛說是語時 眾有百千人 皆了無上道
[解]:颂曰:
分光為星光~〔分別出来,就是各个星星之光。〕
不謂星無光~〔但不可说:星星无光。〕
小端如無益~~〔细微之处,如果无益的话。〕
四諦十二緣~〔十二因缘与四圣谛皆可演绎。〕
五戒及十善~〔以及五戒与十善,皆是相上的微细差别,与大乘之一性,不可同日而语。〕
念佛往淨土~~〔寻求净土〕
具戒及坐禪~〔守戒苦行以及坐禅之功夫境界。〕
權大諸菩薩~〔权巧之诸大菩萨〕
皆是彼端小~~〔皆是处在相染的细微端小之处〕
此教如日光~〔我所宣示的教理,犹如太阳的光芒,万丈无比。〕
他教如星光~〔其它外道之教理,犹如星星之光。〕
眾星雖□天~~〔群星虽然耀眼〕
不謂之白晝~〔不如白昼饱满〕
日光出現時~〔太阳出来了〕
夜明天成晝~~〔黑暗自然隐退〕
他教雖有世~〔他教虽然也有自己的世界〕
不謂佛法者~〔终究,不可言喻比拟佛法者。〕
眾生正諸佛~~〔众生本身就是佛〕
穢土是淨土~〔秽土之性就是净土〕
生死自涅槃~〔生死之本质本身就是涅槃〕
三世永一世~~〔三世就是当下之一世〕
世法即佛法~〔世法本身就是佛法〕
有為實無為~〔有为当下即无为〕
如是知見教~~〔如是知见者,就是佛教。〕
及其修行者~〔以及一切修行者流〕
謂之佛法有~〔皆称佛法为有〕
又謂我世有~~〔更言我执我世皆为有〕
佛說是語時~〔世尊言说以上法理时〕
眾有百千人~〔大众中,有百千万亿人……〕
皆了無上道~~〔全部纳入了轨则之路〕
【经】言教令悟心性理。令成佛道傳心理者。以心傳之。得心性理。令成佛道教者。漸入心者。頓入心者。遲速不同。理則一同。譬如東國人指日輪。謂此日輪從我東天往彼西天。西國人。亦指日輪。謂此日輪從彼東天來我西天等。雖異彼此往來之言。不差謂日。日輪之言。與語日東西理者不差。如來教示亦復如是。教傳心傳。示相不同。於理一同。
白言世尊。此見性道。應唯比丘行此道哉。亦諸在家可普行哉。佛言。天王心性之道。出家在家。天龍鬼神。皆悉具足。何可限之比丘耳。唯有在家出家行相。於相異非一。其出家行。
[解]:以上之言教令读者悟心性之理。亦令成佛道,正傳心理者。以心傳之。〔以心传心〕得心性理。〔教外别传〕令成佛道教者。漸入心者。頓入心者。遲速不同。理則一同。〔虽见性快慢有别,但见性之法理,同一无二。〕譬如東國人指日輪。謂此日輪從我東天往彼西天。西國人。亦指日輪。謂此日輪從彼東天來我西天等。雖異彼此往來之言。不差謂日。〔言语虽有差别,实质并非不同。〕日輪之言。與語日東西理者不差。〔同一事物的二种不同角度的陈述〕如來教示亦復如是。教傳心傳。〔不二法门〕示相不同。於理一同。〔教传之性就是心传,心传之相就是教传。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〕
大梵王又白言世尊。此見性道。應唯比丘行此道哉。亦諸在家可普行哉。〔在家出家是否应该分开二道呢?〕佛言。天王心性之道。出家在家。天龍鬼神。皆悉具足。〔众生皆此一道〕何可限之比丘耳。〔何必非要做比丘呢?!〕唯有在家出家行相。於相異非一。其出家行。〔唯相上有别,在家出家其性无二。〕
【经】父母已赦。出父母家。代父母事。三世諸佛無主君故。代事菩薩布佛形家。如生身佛。有佛舍利。如在世佛。出世俗故。不禮國王。不敬天仙。不求財寶。但持一鉢。不畜衣服但持三衣。安住深山。樹下岩洞。清意淨身。身明了覺知自己本佛陀。方佛身一躬法。
[解]:父母已赦。出父母家。〔父母已放手,同意出家了。〕代父母事。三世諸佛無主君故。〔诸佛无贵贱亲疏凡圣也。〕代事菩薩布佛形家。如生身佛。有佛舍利。如在世佛。〔志在表法〕出世俗故。不禮國王。不敬天仙。不求財寶。但持一鉢。不畜衣服但持三衣。安住深山。樹下岩洞。清意淨身。〔清净意根之身〕身明了覺知自己本佛陀。〔此净根之身,了知自己以无住本立一切法,觉知屏幕上本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并且亲证与演绎缘起本是佛之法理法趣。〕方佛身一躬法。〔诸方一切佛身,皆此一共之清净意根之躬法。正所谓:心生则法生。根净法自净。〕
法界品第四
【经】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。我見法界諸佛無量。眾生無量。萬善無量。萬惡無量。以何法為成是等本。佛告大梵王言。善哉善哉。天王問之。有七法界。成就是等。一者三法身法界。二者五緣因法界。三者四氣法界。四者七大法界。五者三世間法界。六者四順逆法界。七者十界法界。是法界集會。成就一切世間。天王諦聽。云何三法身法界。一者等流。二者智行。三者成佛。云何五因緣。一者法性。二者無明。三者逢著。四者執行。五者後會。
[解]:此时,大梵天王白佛言:伟大的世间尊者!我見法界諸佛無量。眾生無量。萬善無量。萬惡無量。〔诸佛,众生,善恶,全部无量。〕以何法為成是等本。〔为何呈现此【非量】奇观呢?〕佛告大梵王言。善哉善哉。天王問之。有七法界。成就是等。〔你的问题中,包含有七种法界。〕一者三法身法界。二者五緣因法界。三者四氣法界。四者七大法界。〔这里亦言【七大】二字。〕五者三世間法界。六者四順逆法界。七者十界法界。是法界集會。成就一切世間。〔一切世间的问题,皆包含在了这七种法界当中。〕天王諦聽。云何三法身法界。一者等流。二者智行。三者成佛。〔注意!这里等流者,平等性智。智行者,般若大慧。成佛者,缘起法华。三者之间的关系,是递进的。〕云何五因緣。一者法性。〔关系〕二者無明。〔行为之因〕三者逢著。〔如如执著〕四者執行。〔认知轨则〕五者後會。〔实践真实〕
【经】云何四氣法界。一者空氣。二者陽氣。三者陰氣。四者生氣。云何七大法界。一者地大。二者水大。三者火大。四者風大。五者空大。六者識大。七者根大。云何三世間法界。一者器界。二者眾生。三者五蘊。云何四順逆法界。一者五德。二者十善。三者四諦。四者六度。云何十界法界。一者地獄。二者非情。三者鬼界。四者畜生。五者人間。六者仙天。七者二乘。八者空界。九者菩薩。十者佛界。
[解]:什么是四氣法界呢?一者,空氣。二者,陽氣。三者,陰氣。四者,生氣。〔虚空存在的四种形态〕云何七大法界。一者地大。二者水大。三者火大。四者風大。五者空大。六者識大。七者根大。〔根大就是[见大]。参看<楞严经>。也就是<法华经>中的清净意根。〕云何三世間法界。一者器界。二者眾生。三者五蘊。〔相对于欲界,色界,无色界。〕云何四順逆法界。一者五德。二者十善。三者四諦。四者六度。〔顺逆对峙〕云何十界法界。一者地獄。二者非情。〔非人〕三者鬼界。四者畜生。五者人間。六者仙天。七者二乘。八者空界。九者菩薩。十者佛界。〔宇宙存在的十种类别〕
【经】云何等流法身法界。普賢菩薩法身法界。其法界理。出生眾生。無始無終。非迷非覺。是名等流法身法界。云何智行法身法界。觀音菩薩智慧法界。其法界理。命具眾生。無始無終。迷變覺成。是名智行法身法界。云何成佛法身法界。毗盧遮那大薄伽梵大覺法界。其法界理。自然具足一切眾生無始無終轉迷開覺。是名成佛法身法界。云何法性因緣法界。普賢法性等流之因。自爾緣於觀音法性智行之緣。觀音法性智行之因。法然緣於毗盧遮那法性之果。是為眾生因緣根之。是妙法性因緣法界。
[解]:什么是等流法身法界,以及普賢菩薩法身法界呢?其法界之理趣,出生一切眾生。此〔生〕無始無終。非迷非覺。〔无为轨则〕是名等流法身法界。〔法界无为〕什么是智行法身法界,以及觀音菩薩智慧法界呢?〔有情之有为〕其法界之理趣,命具眾生。〔有情之众生〕無始無終。迷變覺成。〔迷中证觉〕是名智行法身法界。什么是成佛法身法界,以及毗盧遮那大薄伽梵大覺法界呢?〔轨则与觉性一如不二〕其法界之理趣,自然具足。〔不二是对二说的〕一切眾生,無始無終,轉迷開覺。〔无迷亦无觉〕是名成佛法身法界。什么是法性因緣法界,以及普賢法性等流之因呢?〔法性中包含般若大智〕自爾緣於觀音法性智行之緣。〔观察者于观察世俗之音时,其法性般若之智行,缘生缘灭故。〕这就是:觀音法性智行之因。此法智本然緣於毗盧遮那法性之果。〔如来藏种子〕此法性之果〔毗盧遮那〕是為眾生因緣根之。〔心照万物,万物本根。〕是妙法性因緣法界。〔心生则法生。此意根清净之功德无量相。〕
【经】云何無明因緣法界。一切眾生一心之元。是法性理。於其法性妙真理中。依眾生緣。忽然出生一念忘心。是為眾生流轉之元。是名無明因緣法界。云何逢著因緣法界。一切眾生。同法性生。法入同故。自然相逢而作逢著。結生死緣。生生世世。如是結緣。是性為眾生流轉生死。是名逢著法界。云何執行因緣法界。一切眾生相逢著故。於著法中。或生慈愛。或生瞋恨。或作善業。或作惡業。是名為眾生生死業因。是名執行因緣法界。云何後會因緣法界。一切眾生。此生結緣。依此緣故。必得後生。亦會造業。是為眾生生死永劫。是名後會因緣法界。
[解]:什么是無明因緣法界。〔何为无明?〕一切眾生一心之元。是法性理。〔法性理本身就是无明〕於其法性妙真理中。依眾生緣。忽然出生一念忘心。〔忘者,幻也!忘心就是幻心。〕是為眾生流轉之元。〔无明是流转之元。无明缘行。〕是名無明因緣法界。云何逢著因緣法界。〔什么是如如执著?〕一切眾生。同法性生。法入同故。〔法性相同,岂可单言一【妄】字耶?妄乃颠倒,错谬,恶慧也。〕自然相逢而作逢著。結生死緣。生生世世。如是結緣。〔如如执著,如是如是。〕是性為眾生流轉生死。是名逢著法界。〔遍计所执性也!〕云何執行因緣法界。一切眾生相逢著故。於著法中。或生慈愛。或生瞋恨。或作善業。或作惡業。〔清净意根之屏幕上的如来法趣〕是名為眾生生死業因。〔如是如是〕是名執行因緣法界。〔遍计所执〕什么是後會因緣法界呢?一切眾生。此生結緣。依此緣故。〔依他起性〕必得後生。亦會造業。〔遍计所执性〕是為眾生生死永劫。〔以无住本立一切法〕是名後會因緣法界。〔缘起之意识〕
【经】云何空氣成世法界。無始無終大空之中。無始無終有一妙氣。是如來藏。含諸妙理。能為成就世間之元。是名空氣成世法界。云何陽氣成世法界。空氣變作主生動法。一水北方。三木東方。五土中央。七火南方。九金西方。如是數行。成就世間。是名陽氣成世法界。云何陰氣成世法界。陽氣變化主死寂法。二火南方。四金西方。六水北方。八木東方。十土中央。如是數行。成就世間。是名陰氣成世法界。云何生氣。父氣一月。父母氣成眾生身分。父氣一月。成生腎。母氣於時。成生膀命。母氣二月。能成心絡。父氣於時能成小膻。父氣三月能成肝口。母氣於時。能成膽腦。母氣四月能成肝口。父氣於時能成胃三。父氣五月成就肺口。母氣於時。成就大膜。父氣六月成骨耳。母氣七月盛血父舌。父氣八月成眼母筋。母氣九月成肉唇。父氣十月成皮母鼻。雖成同時。熟有不同。是名生氣成世法界。
[解]:什么是空氣成世法界呢?無始無終大空之中。無始無終有一妙氣。是如來藏。含諸妙理。能為成就世間之元。是名空氣成世法界。〔如来藏种子就是大空之妙气,亦是成就世界之元始。〕什么是陽氣成世法界。空氣變作主生動法。一水北方。三木東方。五土中央。七火南方。九金西方。如是數行。成就世間。是名陽氣成世法界。〔颇有中土阴阳易经之道。可见人类在理性的形而上学层面上,本质是相互联通的。〕什么是陰氣成世法界。陽氣變化主死寂法。二火南方。四金西方。六水北方。八木東方。十土中央。〔单数为阳,双数为阴。〕如是數行。成就世間。是名陰氣成世法界。〔二四六八十者为阴〕什么是生氣。父氣一月。父母氣成眾生身分。父氣一月。成生腎。母氣於時。成生膀命。母氣二月。能成心絡。父氣於時能成小膻。父氣三月能成肝口。母氣於時。能成膽腦。母氣四月能成肝口。父氣於時能成胃三。父氣五月成就肺口。母氣於時。成就大膜。父氣六月成骨耳。母氣七月盛血父舌。父氣八月成眼母筋。母氣九月成肉唇。父氣十月成皮母鼻。雖成同時。熟有不同。是名生氣成世法界。〔阴阳颠倒,上下回互,强弱轮转~生命之旋。〕
【经】云何地大堅質法界。眾生支大。骨肉質體。皆是地大。是名身分地大法界。云何水大濕質法界。眾生支體。血液溫體。皆是水大。是名身分水大法界。云何火大溫氣法界。眾生支體。君相溫氣皆是火大。是名身分火大法界。云何風大動搖法界。眾生支體。隨念動搖。皆是風大。是名身分風大法界。云何空大法界。一切眾生臟腑之間。氣血通經。皆是空大。是名身分空大法界。云何識大魂魄法界。眾生心身。眼耳鼻舌身意中有為其處主。知了靈識皆是識大。是名身心識大法界。云何根大明徹法界。眾生身心眼耳鼻舌身意根處皆根大。是名身心根大法界。
[解]:什么是地大堅質法界。眾生支大。骨肉質體。皆是地大。是名身分地大法界。〔地大坚硬〕什么是水大濕質法界。眾生支體。血液溫體。皆是水大。是名身分水大法界。〔水大流动〕什么是火大溫氣法界。眾生支體。君相溫氣皆是火大。是名身分火大法界。〔火大生阳〕什么是風大動搖法界。眾生支體。隨念動搖。皆是風大。是名身分風大法界。〔风大摇摆〕什么是空大法界。一切眾生臟腑之間。氣血通經。皆是空大。是名身分空大法界。〔空大通达〕什么是識大魂魄法界。眾生心身。眼耳鼻舌身意中有為其處主。知了靈識皆是識大。是名身心識大法界。〔识大灵动〕什么是根大明徹法界。〔镜鉴之性〕眾生身心眼耳鼻舌身意根處皆根大。〔现量直鉴〕是名身心根大法界。〔清净意根〕
【经】云何地獄受苦法界。此大地下。金輪際中。有惡鬼集。在其世界。生諸眾生者。為大鬼。所割食噉食。亦生亦然。金輪際下。有水氷輪。水輪際下。有火炎輪。其水輪際。其火輪際中。諸眾生為氷所凍。為火所燒。晝夜無間受大毒苦。是名地獄受苦法界。云何非情愚毒法法界。愚痴無智。塞心塞念。諸眾類。或為土石。或為。生草木。是名非情極愚法界。云何諸鬼餓鬼貪鬼疫鬼毒鬼夜叉羅剎毗遮俱槃多等眾類。是名鬼界苦毒法界。云何畜生龍等諸鱗。金翅鳥等一切諸羽。龜螺等甲。獅子虎狼等之諸毛。猩猩等之一切裸虫。是名畜生非正法界。云何人間正善法界。剎利。婆羅。毗舍。須陀。五戒力及十善力。生得善界。是名人間正善法界。云何天上善樂法界。大十善力。及八禪力。生欲界天及色界天。是名天上善樂法界。
[解]:什么是地獄受苦法界呢?此大地下。金輪際中。有惡鬼集。在其世界。生諸眾生者。為大鬼。所割食噉食。亦生亦然。金輪際下。有水氷輪。水輪際下。有火炎輪。其水輪際。其火輪際中。諸眾生為氷所凍。為火所燒。晝夜無間受大毒苦。是名地獄受苦法界。〔此苦乃邪恶所招〕什么是非情愚毒法法界。愚痴無智。塞心塞念。諸眾類。或為土石。或為。生草木。是名非情極愚法界。〔无为无情种类〕什么是諸鬼餓鬼貪鬼疫鬼毒鬼夜叉羅剎毗遮俱槃多等眾類。是名鬼界苦毒法界。〔二维空间之生命〕什么是畜生龍等諸鱗。金翅鳥等一切諸羽。龜螺等甲。獅子虎狼等之諸毛。猩猩等之一切裸虫。是名畜生非正法界。〔畜牲裸身类动物〕什么是人間正善法界。剎利。婆羅。毗舍。須陀。五戒力及十善力。生得善界。是名人間正善法界。〔人类有情种类〕什么是天上善樂法界。大十善力。及八禪力。生欲界天及色界天。是名天上善樂法界。〔有为无为,有情无情,也就是当下所言的物质与神精。佛法属于二者一如的不二法门。即无色界。这里充满了辩证思维逻辑中道观。〕
【经】云何七大。一地土色身大。二水汁血精大。三火氣靈溫大。四風木動息大。五空金虗氣大。是五大分迷覺二道。二道各分依正二報。迷道依報。成天地世界。迷道正報。成人天有情。覺道依報。十方淨土覺道正報。成諸佛菩薩。六六識大。風木大靈成眼識。水汁大靈成耳識。空金大靈成鼻識。地土大靈成身識。火大一身之主。故分二識。從靈成舌識。主靈成意識。七六根大。風木大氣成眼根。水大氣成耳根。空金大氣成鼻根。地土大氣成身根。火大一身主也。故分二根。從氣成舌根。主氣成意根。云何如來藏地土識根大。無量壽命決定王佛法身等流。成水識根大。不空成就佛法身等流。成火識根大。寶生佛法身等流。成風木識根大。無動佛法身等流。成空金識根大。無量壽佛法身等流。成無始無終無造無為。是名如來藏。
[解]:什么是七大呢?一地土色身大。二水汁血精大。三火氣靈溫大。四風木動息大。五空金虗氣大。是五大分迷覺二道。二道各分依正二報。迷道依報。成天地世界。〔依报无为〕迷道正報。成人天有情。〔正报有为〕覺道依報。〔不二一如〕十方淨土覺道正報。成諸佛菩薩。六六識大。〔第六者:六识大。〕風木大靈成眼識。水汁大靈成耳識。空金大靈成鼻識。地土大靈成身識。火大一身之主。故分二識。從靈成舌識。主靈成意識。七六根大。〔七者,六根大。〕風木大氣成眼根。水大氣成耳根。空金大氣成鼻根。地土大氣成身根。火大一身主也。故分二根。從氣成舌根。主氣成意根。〔意根是主,总摄前五。〕什么是如來藏地土識根大。無量壽命決定王佛法身等流。成水識根大。不空成就佛法身等流。成火識根大。寶生佛法身等流。成風木識根大。無動佛法身等流。成空金識根大。〔等流者,即是根大。〕無量壽佛法身等流。成無始無終無造無為。是名如來藏。〔法身等流,平等性智,清净意根者,皆如来藏性。〕
【经】云何七大成佛。佛言娑婆世界中。有千百億天地。其中有無量世界。其中有無數眾生。有智畜生。行五戒道。死而生於人間界。不受自行。而成庶人。受持修行而成大人。有智人間行十善道。死後必生成人間王。受自行成小國王。受持。不修行。成大國王。是名菩薩初行道者。十信菩薩成鐵輪王。十住菩薩成銅輪王。十行菩薩成銀輪王。十向菩薩成金輪王。初地菩薩成四天王。二地菩薩成忉利王。三地菩薩成夜摩王。四地菩薩成兜率王。五地菩薩成化樂王。六地菩薩。成自在王。七地菩薩成初禪王。八地菩薩成二禪王。九地菩薩成三禪王。十地菩薩成四禪王。等覺菩薩住於內院。入中修盡無明。下生人間。而成正覺於內。院。是以最初修行故。
[解]:什么是七大成佛呢?〔成佛的七大,重点是根识。〕佛言娑婆世界中。有千百億天地。其中有無量世界。〔一花一世界〕其中有無數眾生。〔一念一众生〕有智畜生。行五戒道。死而生於人間界。〔六道本身就是果上说的。是人类意识分别的产物。〕不受自行。而成庶人。受持修行而成大人。有智人間行十善道。〔庶人,大人,智人,皆是有为法〕死後必生成人間王。受自行成小國王。受持。不修行。成大國王。是名菩薩初行道者。〔菩萨入世行禅〕十信菩薩成鐵輪王。十住菩薩成銅輪王。十行菩薩成銀輪王。十向菩薩成金輪王。初地菩薩成四天王。二地菩薩成忉利王。三地菩薩成夜摩王。四地菩薩成兜率王。五地菩薩成化樂王。六地菩薩。成自在王。七地菩薩成初禪王。八地菩薩成二禪王。九地菩薩成三禪王。十地菩薩成四禪王。〔四禅八定,功夫境界。〕等覺菩薩住於內院。〔内法尘,唯识无境。〕入中修盡無明。〔成就觉性。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。〕下生人間。〔龙蛇混杂〕而成正覺於內〔法尘〕院。是以最初修行故。〔入法尘,方为真正的修行。悟后方修者,此之谓也。〕
六大品第五
【经】爾時舍利弗。即從座起。合掌向佛。而作是言。世尊我依如來神力。得大智慧。普知世間及出世間一切諸法上世之時。有轉輪王。布於世間治世正法。而說眾生身心。即是木火土金水成也。如來所說異之。而說空風火水地所成也。何為是乎佛告舍利弗。汝善如來。問之如是。彼上世時。轉輪聖王。依大梵天大聖王說。唯說天地成後之法。七佛所說。見其未成天地時事而說。此法未生眾生。前成大地。未成大地。前成諸天。未成欲天前成陰陽。未成陰陽有大氣。大氣者。是大空之有空。無始無終。茲有大法。亦此大法無始無終。與空同元。當知此法。是即正理。猶為空主。是名法性。名如來藏。依此法故。大空有氣。依此大氣。能作陰陽。依此陰陽。作上天。依上天故。亦作大地。成大地故。生諸眾生。眾生亦依彼法成覺。成大覺者。即名諸佛。
[解]:此时,舍利弗即從座起。合掌向佛。而作是言:伟大的世间尊者!我依如來神力。得大智慧。〔轨则使然〕普知世間及出世間一切諸法上世之時。〔形而上之升华〕有轉輪王。布於世間治世正法。〔世王总持〕而說眾生身心。即是木火土金水成也。〔舍利弗五大:金木水火土。在中土,道家,易经,儒家皆如是说。所以,属于世王范畴。〕如來所說異之。〔如来五大名相不同〕而說空風火水地所成也。〔地水火风空。请倒着读。〕何為是乎?〔这是为什么呢?〕佛告舍利弗。汝善如來。問之如是。彼上世時。轉輪聖王。依大梵天大聖王說。唯說天地成後之法。〔世界形成后之法〕七佛所說。見其未成天地時事而說。〔七佛所说的是世界未形成之前的法,无法之法,轨则之生气也。〕此法未生眾生。前成大地。未成大地。前成諸天。未成欲天前成陰陽。未成陰陽有大氣。大氣者。是大空之有空。無始無終。茲有大法。〔大气为空,极似道家之学说。〕亦此大法無始無終。與空同元。當知此法。是即正理。〔虚无太极〕猶為空主。是名法性。〔虚空为法性〕名如來藏。依此法故。大空有氣。依此大氣。能作陰陽。依此陰陽。〔阴阳道家〕作上天。依上天故。亦作大地。〔天地人儒家〕成大地故。生諸眾生。眾生亦依彼法成覺。成大覺者。即名諸佛。〔依他起成佛,此乃佛家。〕
(注:早期佛法传入中土,必然要【入乡随俗】,争取与本土道儒二家的思想融合,方好生根,发展。这一点,在此经之译文中,屡有显现。后世更有人由此怀疑:此经乃是后人委托之作。我们不是考古派,不作评论。既然已经正式收入大藏经,我们就按经文走。即依意不依语,依智不依识。只存法义,不涉世俗。)
【经】是故七佛說六大法。所謂空風火水地識。是空者。是即氣興一也。是名金行。成肺主屬。風者氣動。是名木行。成肝主屬。地者土成。名土行。成脾主屬。火者火行。成心主屬。水者水行。成腎主屬。何故不謂金。謂空大。謂金行。則唯限實體。不通空處。謂空則通空兼實故。何故不謂木。謂風大。謂木行。則唯限體支。不通用動。謂風則通用兼體故。何故不謂上。謂地大。地者土成。成以成大。依大成故。何故不謂五形。而謂為六大也。謂五行則成天地後。唯當人間不當未成。
[解]:由于以上原因,七佛說六大法性,即所謂:空,風,火,水,地,識。〔四大加空与识〕是空者。是即氣興一也。是名金行。成肺主屬。風者氣動。是名木行。成肝主屬。地者土成。名土行。成脾主屬。火者火行。成心主屬。水者水行。成腎主屬。〔佛法入中土,与中国的阴阳五行融为了一体,这就是入乡随俗。〕何故不謂金。謂空大。謂金行。則唯限實體。不通空處。〔金有界,空无限。〕謂空則通空兼實故。〔空则不二〕何故不謂木。謂風大。謂木行。則唯限體支。不通用動。謂風則通用兼體故。〔木则固,风则动。二者性质不同。〕何故不謂上。謂地大。地者土成。成以成大。依大成故。〔地实上虚〕何故不謂五形。而謂為六大也。謂五行則成天地後。唯當人間不當未成。〔五行乃后天名相,六大即先天轨则。〕
【经】謂六大者。天地前後皆攝謂之。何以故。聖者轉輪大王。唯謂天地。不謂天外。轉輪聖王唯治人倫。不治外故。諸佛如來知十界人業因報果。此業力成天地眾生。乃至成佛。謂始中終。故不同說。白佛言。世尊如佛所說轉輪聖王。誤惑言耶。佛言不爾。轉輪聖王。依梵天說。但治世間。上者登天。中者化仙。下者治人。不說出世。是故不說天地外法。三世諸佛導世出世。上者成佛。次成菩薩。次成緣覺。次成聲聞。能出世間。能成聖位。中者登天。次登神仙。次治人聞。能治世間。能成王法。下者脫於諸畜生界。次脫餓鬼。次脫地獄。能離苦界。能生善道。是故能說天前天後因果正法。
[解]:所謂的【六大】者,乃是天地前後皆攝謂之。〔轨则之总持也〕何以故。聖者轉輪大王。唯謂天地。不謂天外。〔转轮世王〕轉輪聖王唯治人倫。不治外故。〔三界外,无须治。〕諸佛如來知十界人業因報果。此業力成天地眾生。乃至成佛。〔皆乃业力轨则使然也〕謂始中終。故不同說。〔性一相异〕于是再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如佛所說,轉輪聖王,誤惑言耶?佛言:不爾。〔圣王无妄语〕轉輪聖王。依梵天說。〔轨则而说〕但治世間。〔专管世俗〕上者登天。中者化仙。下者治人。〔三种层次,三个维度。所谓的【度化】,实乃维度之化也。〕不說出世。是故不說天地外法。〔心外无法,天乃心生。何言内外?!〕三世諸佛導世出世。〔一如不二〕上者成佛。次成菩薩。次成緣覺。次成聲聞。能出世間。能成聖位。〔圣位者,声闻,缘觉,菩萨,佛。〕中者登天。次登神仙。次治人聞。能治世間。能成王法。〔世王有治,则可修成。〕下者脫於諸畜生界。次脫餓鬼。次脫地獄。能離苦界。能生善道。是故能說天前天後因果正法。〔人类思维:以意识再现真实者。〕
【经】白佛言。世尊大梵天王。長壽久存。七佛所說。面正聞之。云何不說七佛說也。佛言善哉。如汝所問。雖然如是。七佛所說。久而斷滅。不傳人間。劫初輪王出世之時。大梵天王雖知此法。未成妙覺故。不盡知其因果法。能待後佛出世時說而不說也。過去諸佛現在我佛未來一切佛時。如是我法東漸東方諸國。次第流布。其諸國法亦復如是。白佛言。世尊云何說空。佛言。空主肺臟。及主身分。六腑六臟氣血通道。九穴毛孔皆是空大。白佛言。世尊云何說風。佛言。風主肝臟及主心身支大動作。皆是風大。白佛言。世尊云何說火。佛言。火主心臟及主身溫皆是火大。
[解]:接下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大梵天王。長壽久存。七佛所說。面正聞之。云何不說七佛說也。〔为什么不让七佛直接宣说呢?〕佛言善哉。如汝所問。雖然如是。七佛所說。久而斷滅。〔七佛之言,久自断灭。〕不傳人間。劫初輪王出世之時。大梵天王雖知此法。〔此法轨则,无为劫初已有。〕未成妙覺故。不盡知其因果法。〔觉悟是劫后因果〕能待後佛出世時說而不說也。〔觉者为佛,觉者入世当说,佛者出世不说。说我有法可说者,即为傍佛。〕過去諸佛現在我佛未來一切佛時。如是我法,東漸東方諸國。〔法向东来,达摩始传出世法。〕次第流布。其諸國法亦復如是。〔达摩前,多是入世次第之法。〕于是,又白佛言。伟大的世尊!云何說空呢?佛言:空者,主肺臟及主身分。六腑六臟氣血通道。九穴毛孔皆是空大。〔中医亦有此说〕于是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云何說風呢?佛言:風者,主肝臟及主心身支大動作。皆是風大。〔动则为风〕于是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云何說火呢?佛言:火者,主心臟及主身溫皆是火大。〔生命之暖气〕
【经】白佛言。世尊云何說水。佛言。水主腎臟主腎精心身支大。血膩津液。皆是水大。白佛言。世尊云何說地。佛言。地主脾臟及骨肉堅體。皆是地大。白佛言。世尊六大法者。持何道有。又有修行哉。佛言。六大皆如來藏。合於本元。如來藏之。正善覺聖。是名修行。是修行者。皆成佛道。背是修行。恣妄亂行。如是眾生。皆隨生死。生生世世流轉受苦。無有盡期。如車輪迴。識可悲愍。
白佛言。世尊云何說識。識主魂魄。及主命門。一切精氣。皆是識大。
[解]:接下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云何說水呢?佛言:水者,主腎臟主腎精心身支大。血膩津液。皆是水大。〔水乃润泽〕接下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云何說地呢?佛言:地者,主脾臟及骨肉堅體。皆是地大。〔地大骨架〕接下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六大法者。持何道有?还用修行吗?〔六大者,是有为?是无为?〕佛言:六大者,皆是如來藏之种性,合於本元之性。〔有为无为,一如不二〕如來藏之种子,〔善不善因〕正善覺聖。是名修行。〔开悟者,有为。〕是修行者。皆成佛道。〔凡修行觉圣者,即契入不二者,皆可成佛。〕背是修行。恣妄亂行。〔违背如是觉圣者〕如是眾生。皆隨生死。生生世世流轉受苦。無有盡期。如車輪迴。識可悲愍。〔此种意识中人,实乃悲愍可怜。〕
接下,又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云何說識呢?識主魂魄。及主命門。一切精氣。皆是識大。〔此识极富中国特色的思维,由此可见:佛法当年融入中土之时,就已然是入乡随俗了。〕
(注:我们今日读佛经文,一定要无条件的忠实于释迦法义之本怀,依义不依语,依智不依识。争取做到法义方面的前后照应,上下贯通。)
【经】爾時舍利弗。白佛言。世尊有情氣。盡已命終時。地水火風空。皆散盡有何身分。向其中有。亦向後生。佛告舍利弗言。如汝所問。眾生身分依果報限。以天命生。受父母氣成身分故。果報盡時。天命限時。至死期。而地水火風空。大散滅。雖五大滅。識大不滅。何以故。識者不依果報有故。不命生故。不氣受故。無始無終。如來藏故。識以性理。地水火風空大為身。空體以冥質存。俱依善惡業因成生。今生業。如其依。業位。捨此地水火風空大。而亦受彼地水火風空大。亦生生時。以濕胎卵化生隨其界。而受相應生。隨其果報。生六道中。是名流轉三世。諸位悲此境界。出人間界。廣說是理。能令眾生歸於六大如來藏理。日日六大。時時六大。不捨不忘如來藏理。能合是理。是名六大法身修行。
[解]:此时,舍利弗站起,顶礼佛足,白佛言:伟大的世尊!有情之氣盡已命終之時,地水火風空。〔五大〕皆散盡时,有何身分〔存在〕,还能向其中有呢?又有什么存在〔身份〕可以向後生存下来呢?〔人死后,能够留下些什么呢?〕佛告舍利弗言:如汝所問,眾生身分〔存在〕依果報的限制,皆以天命为生存的依据。即受父母之氣和合生成身分存在故。其中,当人的果報盡時,天命已尽限時,父母之氣,当至死期。而地水火風空〔五〕大散滅。雖五大滅。識大不滅。〔独存识大〕何以故。識者不依果報有故。不命生故。不氣受故。無始無終。如來藏故。識以性理。〔识以理独存,无形无相,不生不灭。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〕地水火風空大為身。空體以冥質存。〔前五大皆有质感〕俱依善惡業因成生。今生業。如其依業位。〔业报成质,必有生灭。〕捨此地水火風空大。〔舍前五大〕而亦受彼地水火風空大之时,亦生生時。以濕胎卵化生隨其界。而受相應生。隨其果報。生六道中。是名流轉三世。〔前五大流转于三世〕諸位悲此境界。出人間界。廣說是理。〔此理无质,唯是精神。〕能令眾生歸於六大如來藏理。〔五大与识和合一如者,视为一合相。〕日日六大。時時六大。不捨不忘如來藏之理。能合是理者,即是名〔六大〕法身修行者。〔法身六大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够。〕
(注:笔者认为,六大法身,众生皆有。但针对人类的觉性而言,第七大的【根~见】之大,才是决定的因素。这一点,有兴趣的读者,可以参看<楞严经>。在此经中世尊称【根大】,在<楞严经>中,世尊称之为【见大】。名称不同,范围有异。根大者,包括前五根。见大者,专指清净意根。史称:开悟的<楞严>在[见大],成佛的<法华>在[清净意根]。这一点,前人不讲,我们在此处提示之。)
此经第一,第二,,,,第四,第五品译完。。。其它第三品,第六品,第七品,法义清淅明确,不需要再白话译解了!〔由于时间关系,暂时停译至此,切望读者见谅!〕

【西蜀法义研究】2023-03-21
西蜀·净然 ~ 直解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上一篇:《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